陈君石:转基因食品安全系数为普通食品10万倍(2 / 6)

技术本身是否会带来潜在风险。最后一点,则是对于人类而言的长期非预期性影响,即那些无法在短期内被察觉,但随着时间推移可能逐渐显现出来的安全隐患。”

稍作停顿后,他接着阐述道:“而针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主要涵盖了五个核心项目。其一为营养学评估,旨在确保其营养成分符合人体需求且不会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其二是毒理学研究,以检测其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质或代谢产物。其三则是致敏性分析,用于判断该食品是否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此外,还需要考虑其他相关资料,例如生产工艺、环境影响等等。最终通过综合评价将所有这些要素加以整合考量,从而得出一个全面且客观的结论。”

他通过列举一个又一个具体而生动的案例,耐心地向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详细解释道:“科研人员曾经针对转基因水稻BT汕优63的关键成分展开过深入且全面的剖析工作。经过一系列严谨科学的检测手段之后所得到的数据显示,除了常见的营养素(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等)、抗营养因子(比如植酸、单宁等可能影响人体对其他养分吸收的物质)以及农药残留还有重金属含量这些方面之外,该转基因水稻各个关键成分所发生的变异情况都被严格控制在了与其相对照的普通水稻的变异范围数值之内。”

接着,他进一步阐述道:“不仅如此,从营养学的角度去评估这两种水稻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论是在构成其主体的主要成分上面,还是那些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不可或缺作用的微量营养成分方面,甚至包括一些可能会对食物整体营养价值产生一定影响的抗营养因子等等要素之中,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对照水稻之间均未呈现出任何具备生物学意义上显着差别的特征表现。也就是说,它们二者在提供给人类身体所需营养这个层面上,实质上拥有着完全等同的价值效能。”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系数为普通食品的10万倍

与此同时,针对这一事物所展开的毒理性评估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此次评估严格遵循了国家标准方法来执行操作。特别是对于转基因新表达出来的蛋白质部分,更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按照正常情况,如果一个人的体重为 50 公斤,并且他每天要食用足足 1 公斤的大米作为主食,那么通过一系列复杂而精确的计算和检测后发现,这种转基因大米的安全性系数竟然高达普通食品的整整10万倍之多!这样惊人的数据无疑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和保障,让大家能够放心的享用这种经过科学改良后的优质粮食产品。

(“怀疑探索者”注:林拥军教授也表示,他们的实验室喂养老鼠,仅仅其中一个环节,大米需要消耗10吨以上,而且仅老鼠就要喂养几百代。喂养的时候,都是按照10万倍高浓缩剂量的喂养标准。假设真的有蛋白毒性,毒性就会增加10万倍。安全系数比普通食品高10万倍。他表示,迄今为止我们的安全实验已经做了30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用汕优63喂养大鼠90天,未见大鼠活动、生长异常。经过对大鼠体重、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指标、生化学指标、脏器重量、脏体比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未发现有生物学意义的改变。

1999年,汕优63的研发者委托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BT汕优63水稻进行了大鼠传统致畸、慢性毒性三代繁殖等试验,结果显示,与亲本水稻对照比较,均未发现转基因BT汕优63水稻对健康有不良作用。因此,消费者可放心食用BT汕优63水稻。

陈君石说:“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应该让生物技术更多、更好地造福人类。”

附录:

陈君石院士这些年来关于转基因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