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石:转基因食品安全系数为普通食品10万倍(1 / 6)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2-05-29 A1 要闻-科学网-人民日报

作者:《中国科学报》记者 王静

发表时间:2012-05-29

陈君石院士是中国食品毒理学学科的创始人

(“怀疑探索者”按:如今是2022年2月,距离陈君石院士的文章又过去了10年。陈院士是中国食品毒理学的创始人,是和杨振宁教授一个层次的世界最顶级科学家,中科院中祖师爷级别的国宝,中国食品安全研究领域第一人。)

陈君石院士:转基因不属于食品安全范畴

“中国对转基因生物有严格的管理规定。”近日,在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举办的“转基因与社会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作了题为《转基因与食品安全》的报告。他认为,转基因不属于食品安全范畴。

“食品安全问题,指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产生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他说。

而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民间广泛流传的说法是“至今还没有定论”。而全球科学家的观点则是:至今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

(“怀疑探索者”注:可以参考《世界上没有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会反对转基因》一文。

而关于社会上关于“转基因有害”的各类谣言,你们知道它们是这么被编造出来的吗?这篇文章告诉你真相和黑幕!《诋毁万达老总王健林:封号、报警!诋毁转基因,却逍遥快活》。)

传统杂交技术改变无数个基因,转基因技术仅改变1个基因

陈君石坚定地表示:“许多人之所以会对转基因的安全性心存疑虑,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于转基因这项先进技术缺乏足够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事实上,如果我们将目光投向传统农业领域所采用的杂交技术就不难发现,这一技术已经致使数量众多的基因产生了变化。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转基因技术通常只会引发1至2个基因出现改变而已。

接着,陈君石进一步向大家详细介绍道:“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旗下的生物技术食品政府间特别工作组,针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估问题,始终坚定不移地遵循着三项至关重要的原则。其一便是个案原则,也就是说每一种转基因食品都需要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并接受全面且细致的安全检测;其二是风险分析原则,即通过科学严谨的方法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以及管理;最后则是实质性同等原则,该原则要求在确保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非转基因食品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安全性及营养价值等方面的前提下,才能够批准其进入市场流通环节。”

例如,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于2009年修订颁布的《现代生物技术食品》,确定了现代生物技术食品的风险分析原则。

在我国,2001年5月23日,国务院发布第304号令,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2004年和2007年,农业部先后发布和修订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

这些文件和管理条例,对我国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提出了评价原则、技术指标要求,其内容涵盖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等组织颁布的转基因作物食用安全评价指南里所有内容。

陈君石向在场听众解释:“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主要食用安全性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关键方面展开探讨。首先是营养成分与抗营养因素,这涉及到食物所提供的养分是否均衡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阻碍营养吸收的成分。其次,毒性蛋白质和过敏蛋白质也是不容忽视的要点,因为它们有可能引发人体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害健康。再者,标记基因的安全性同样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转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