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秀一脸思索的神情,幽幽地说:“我奶奶在世的时候,这些老人们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年纪。我那时,也就和你差不多大吧!如今想来,那时和现在,可是真有天翻地覆地变化了呀!”想到那时的生活还是非常地艰苦。现在,他们虽然能坐下来歇歇了,可也都是时常聊着往泥土里钻的话题了。随后,她还接着说着:“在以前,就是这一大把年纪的人了,也还是都不能闲着。过去,就是这么大年纪的人了,还是要到山上梯田里,把一个个割完拉在地里的麦子捡到家里来呢!”看到粮食收割完了,有个把个麦穗拉在地里,甭提会有多心疼。
梁博文听她说的话,淡然地笑了起来,也悄然地想起了她曾提着小提篮,跟着冷正敏去田里拾麦穗的事。她寻思着,也有些无奈地说:“妈妈,记得您说过‘拾得小麦打的烧饼’。其实,那就是老人们当时最奢侈地生活和收获了吧!”想着这些老人的话语,追思着他们过往地生活。梁博文琢磨着:“我选择在这里上学和生活以后,有的最大地收获,就是多了由生活真实写照而积累的谚语,和充满了对生活回味有的质朴的乡村语言吧!”有些苦涩的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凝聚的滋味,就如同雨后山间的才会流淌的清泉水,却有了更多地凄然地意味。
梁博文知道只有身临其境的在某个地方生活过,才会有最真切地感受。只有在最真实地境地待过的人,才懂得从生活里去寻找本真地生活之心,以及逐渐地明白是这些最原始的生活动向,才给予了她们那么多走近生活的启示。
梁博文还记得梁家诚说过的事,那是冷正敏小时放牛的故事。现在,她再想起了那些通过话语知道的故事,感到本来宽阔明朗地心情,居然那么地沉闷与空寂。她从那时开始,也在心里深深地刻了看过的两句诗文:“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风也么?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也怎藏他?”也感到梁家诚在当时说这些的时候,好像对生活感到了迷茫,也还有了很多对人生的思索。
她在思索事情的时候,总觉得会对很多生活不能理解,而且还会置疑现实生活的本质。即使许多人的生活都差不多,也相同地走着一样地人生路,可是每个人的愿望却不可能都会实现。而且相对不合人意的事情,每个人的想法之间也都会出现偏差,也都会希望得到一些生活的真谛,指引着生出的困惑的问题找到答案。梁博文也时常希望得到一些有见地的想法,可以牵引着她走过心念受阻的前行之路。
梁博文跟在郑红秀背后走着,想到以前让她背着上坡的事。那时,郑红秀背着她流着汗,还开心地笑着。梁博文寻思着这些过往,再一次地回头看去,发现路的坡度确实挺大的。可是无论她怎么想,都觉得那时的路好像特别容易走。她抿嘴笑了起来,想到以前只要走到了路口,陈桂芝也会说背就把她背上。不过,她走上去是有人背着,再走下去的时候,还是会一个人往下一路地小跑。后来,她发现跑着下坡并不是有意的,因为走在这样的路上,脚步不断地往前,身体很容易出现后倾或前倾,也由不得一个孩子慢慢地走路。当迈步往前的时候,身体就如同车子出现了惯性,和刹车失灵的情景。即使她的背后有大人跟着喊着,还是控制不住地让脚步越走越快。最后,随着“扑通”声响,她就会冲倒趴在地上。而且像所有的有这些经历的孩子那般大呼小叫一阵,胳膊腿上还是多多少少会留下块块擦伤。或许有了一次摔倒,就在那段时间里,梁博文也有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想法。她沉沉地叹息了一声,再想还是得慢步走过去时,也只能提醒自己好好地看着路,慢慢地走路,防止一不小心就会生出意外。
郑红秀没听到梁博文说话,回头看了看她。梁博文脚步迟缓的迈动着,正扭头往来的路看着。她也想起了过去的事,以及梁博文走这段路受过的伤,而且心里也不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