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小人好勇斗狠,君子不会逞强。坚持逞强很困难,强壮的公羊去顶触篱笆,结果羊角被缠住了。
我们理解易经的卦爻辞,就像写作文一样。
字数越少,给出的限定条件就越少,发挥空间也越大,于是写起来越复杂。反之,字数越多,限定条件也越多,发挥空间相对更小,思路反而变得更加明确。
这句爻辞很长,所以理解起来很直接,很简单。
只有小人才会好勇斗狠,仗势欺人,君子是不会这样做得。但如果一味的逞强肯定不行,会像被关在羊圈里的公羊一样,如果仗着身强体壮角尖,用头去咣咣撞羊圈的围墙,羊角会被卡住,动弹不得。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讲道德,做事要讲策略。不要依仗权势而欺凌弱小,也不要简单粗暴到只用武力解决问题,否则总有一天,我们最依仗的东西会变成我们失败的根源。
用老子的话,这叫作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托。
节度使们的猜想并没有错。武元衡遇害后,确实有不少贪生怕死之辈者奏请罢免裴度,以安抚吴元济、李师道这些叛将之心。
唐宪宗闻言大怒。
宰相武元衡被刺死了,裴度被刺伤了,另一位宰相李吉甫死得不明不白,仅这三宗罪,藩镇叛乱必须要平定,叛乱首领、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必须要杀。如果真按这些鼠辈之言做,他这个皇帝不用再当了,直接让贤吧!
于是裴度伤还没好,唐宪宗就迫不及待地拜他为相,并开始调兵遣将准备讨逆。
但朝无名将,这仗并不好打。
当年六月,唐邓随节度使高霞寓遇伏兵败。主和派声音高涨,再次主张停止征讨藩镇。而裴度则哭诉明志:臣与此贼誓不两全!
这时候,领袖的意志显得尤为重要。
唐宪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因一次失利而废止既定大计。他要求众宰相就事论事谈具体问题,前方将帅该撤的撤,该支援的支援。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平郡王、名将李晟的第八个儿子李愬(773年-821年)上表自请平叛,被火线提拔为唐邓节度使,参与讨伐吴元济。
李愬刚刚到任时,看到的是一支士气低落、无精打采的败军。这样一支队伍,既像一群惊弓之鸟,又像一个火药桶。若临阵对敌,很有可能会溃败,但若强行下令整军,很可能会引起溃散甚至兵变。
面对这个两难问题,李愬展现出了高超的军事智慧。
他并没有以军纪军法强行整备军队,而是声称奉天子之名劳军抚众,亲自探望受伤将士,又遣散了随军乐妓。
与此同时,他上表朝廷请求增援,获得两千步骑。现在,他终于有可用之兵了,虽然区区两千人发动不了大规模战役,但他可以用来发动奇袭。
很快,他在小规模遭遇战中,生擒吴元济属下骁将丁士良,以礼待之,将他收为己用。不久,李愬率军兵临文城栅(今河南遂平西南),守将吴秀琳率三千兵马投降。
当文城女眷陆续迁移到唐州(今河南唐河一带),前来投降的敌军络绎不绝,唐邓军的士气重新振作起来。多路兵马出击,连战连克。
对于淮西降卒,李愬一律采取怀柔政策,优待俘虏及其家人,并亲自询问他们淮西军情。通过多方印证,李愬详细了解了淮西的地形和兵力分布。在吴秀琳的建议下,李愬设计生擒淮西骁将李佑,通过一系列安抚措施使其死心塌地跟随自己。随后任命他为六院兵马使,统帅山南东道三千精悍勇锐士卒,又称六院兵马。
不久,李愬派兵攻打朗山失利。在众将士郁闷之时,李愬却愉快地表示,这是他的计策。紧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