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然而因滥发纸币也造成通货膨胀。
纸币正式作为法偿币,与白银等一起通行全国,赋税政策又规定,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钞币和白银,耕织之家普遍用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贸易白银,以供官赋” [86],以输税为条件,贵族官僚经商不存在任何限制。蒙古贵族还直接利用斡脱放债营利,并设立专门机构,制订一系列条例,保护斡脱的运营。 [46-47]这些都使商品化程度得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至元通行宝钞”纸币
人口
元代户口统计表
年代
户数(户)
口数(人)
备注
夏崇宗永安三年(1100年)
-
估300万 [48]
-
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
8,413,164 [49]
估870万 [48]
53,532,151 [49]
估5600万 [48]
学者认为金灭亡后境内仅剩200万户、1050万人。 [50]
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
12,670,801 [51]
估1550万 [48]
28,320,085 [51]
估8060万 [48]
此年为南宋人口峰值,学者认为因宋元战争人口锐减超过一千万。 [50]
元太宗八年(1236年)
1,100,000 [52]
-
统计范围为原金、夏境的华北地区,1235年实施的乙未籍户至1236年完成。
元宪宗二年(1252年)
1,300,000 [53]
-
本年完成壬子籍户 [54]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
1,418,499 [55]
-
-
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
13,196,206
估1500万 [48]
58,834,711
估7500万 [48]
原南宋境内有户,原金境内有户。此次统计数据不包括西南各省的“山泽溪洞之民”。 [56]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
13,430,332
60,491,300
内郡(即北方)有户,江淮和四川(即南方)有户,共有人,另外有游食者人,僧、尼人。 [57]
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
①14,002,760 [58]
②11,633,281
②53,654,337
①号数据为官方统计峰值
②号数据出自《元史·卷九十三》 [59]
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
13,400,699 [60]
估1700万 [48]
估8500万 [48]
-
元惠宗至正元年(1341年)
估1800万 [48]
估9000万 [48]
部分学者认为此年为元代人口峰值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
-
估6000万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