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东汉(18 / 27)

义爆发后,党锢才被解除。

战乱灭亡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腐朽的朝廷根本无力平叛,在黄巾军冲击下,岌岌可危的东汉王朝决定饮鸩止渴,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备,虽成功镇压了黄巾起义,但却使地方州郡长官拥兵自重。188年,刘焉谓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权轻,遂改部分刺史为州牧,使刺史成了一州军政的长吏、太守的上级,州郡县三级行政建制自此形成。州牧的设立和州刺史权力的提升,埋下了东汉末期军阀割据的祸根。

曹操画像

189年,汉灵帝去世,汉少帝刘辩即位。 [62]外戚何进官拜大将军,掌控朝廷,志于铲除宦官势力,但何太后反对,士大夫领袖袁绍提出建议,让西北军董卓进京,逼迫何太后答应。 [63-66]何进同意了袁绍的建议。然而事情泄漏,宦官先下手为强,杀死何进。 [67]当时在西园军的袁绍闻讯,立即率军攻入皇宫,对宦官进行屠杀。 [68]宦官张让挟持汉少帝逃走,追兵到,张让自杀身亡。董卓率军抵达洛阳,外戚和宦官的势力同归于尽,导致董卓控制了中央政府。 [69]

董卓为了树立威望,废掉了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即汉献帝。 [70]190年汉少帝和何太后被董卓杀害。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 [71-72]董卓的倒行逆施引起了中原地方诸侯势力的不满,纷纷以讨董为名起兵并推举袁绍为盟主,组成关东联军讨伐董卓。 [73]但关东军内讧、盟军决裂导致失败告终。初平元年(190年)又起董卓之乱,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74-75]与此同时,各地的地方军阀纷纷互相攻伐,以增加自身实力,中央政府的威望荡然无存。

192年,大臣王允唆使董卓的部将吕布,合作谋杀了董卓,下令大赦,董卓之乱结束。但不久董卓幕府的部将李傕、郭汜卷土重来,王允被杀,东汉朝廷再度失控。195年,李傕、郭汜发生内斗,汉献帝刘协和群臣逃到洛阳,但汉献帝陷入窘迫的处境。 [76-78]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则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之后曹操逐渐掌握朝廷权力。 [79]220年,曹丕篡汉,定都洛阳,改国号为“魏”,史称“曹魏”,东汉灭亡,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三国时期。 [80]

疆域

播报

编辑

范围

东汉行政区划详图9张

西汉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将真番郡、临屯郡并入乐浪郡、玄菟郡至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弃岭东地。 [81-82]因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放弃珠崖郡、儋耳郡而失去对海南的统治。 [83]交州的日南郡象林县于汉顺帝永和二年(137年)被林邑割据独立。 [84-85]建武二十四年(48年)南匈奴内附并被安置于河套,又于建武二十六年(50年)置匈奴中郎将监护南匈奴降部。 [86-87]建武二十五年(49年)乌桓率众内属,内迁于北部诸郡之北,又置乌桓校尉监护乌桓并兼领鲜卑。 [88-89];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内附,以其地置永昌郡,西南得以扩充至大盈江一带。至汉和帝永元六年(94年)彻底平定西域,西境抵海滨。 [53] [90-92]

行政区划

东汉各州情况

州名

古名

今地

大致范围

所辖郡国

司隶校尉部

洛阳

河南洛阳东北

陕西中部,河南西部、北部,山西西南部

京兆尹(12个县)左冯翊(13)右扶风(15)

弘农郡(9)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