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转基因有害的确凿证据?(1 / 3)

解惑!什么才是转基因有害的确凿证据?

在头条平台,有个认证为通信工作领域的网民“创略”,作为资深反转人士,其言论向来毫无严谨性可言,此前我就曾对他观点中的漏洞和不严谨之处予以批判。

最近,此人在网络上夸夸其谈,大言不惭地宣称经过近一个月的“网络调查”,得出了三项“结论”。但实际上,从他的一贯发言动态来看,他所谓的“调查”,不过是简单地百度搜索。可想而知,他浏览的大概率都是些毫无可信度的自媒体网站,绝不可能是正规科学媒体。

但凡稍有学术常识的人都知道,查到资料时,理应列举文章出处的网站链接,方便他人判断信息来源是否权威。可在“创略”的论述里,根本看不到任何能证明消息可靠的链接。他的结论就像空中楼阁,没有任何坚实的基础。

他提出的三个结论看似信誓旦旦,实则全是主观臆断。比如他说:“俄罗斯,法国科学家认为,潜伏期是10~20年”。那这些所谓的“俄罗斯,法国”科学家究竟是谁?来自什么专业领域,就职于哪些科研机构?得出结论依据的是什么实验?发表在哪份专业期刊上,编号多少?是否被其他同行重复实验证实?退一步讲,即便潜伏期真是10~20年,自1971年就开始研发的转基因技术,到现在也早已过了这个时长,却从未发现任何异常。他如此随意地抛出观点,简直是对科学的亵渎。

他还宣称“转基因有害是肯定的”。但这一肯定的结论,是出自自媒体之口,还是国际权威机构?是由什么机构、哪些人通过怎样的实验得出?如果真有实验,倒是把实验报告的出处给亮出来啊!他这种毫无根据的瞎断言,就像街头巷尾传播的狗屎谣言,毫无可信度。

此外,他胡说“7个科研机构违规研究,大V支持是因为利益”。既然话说得这么绝对,那就得拿出“大V”和“7个科研机构”合作的铁证。可他拿得出来吗?显然不能,他不过是信口开河,为了反对转基因而肆意编造谎言。

这位“创略”自认为做了“调查”,但他真的去专业科研机构调研了吗?农业科学院去过吗?农业大学访问过吗?田间地头、各大超市走访过吗?专业的SCI论文库查阅过吗?专业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咨询过吗?

都没有!

仅仅是在网上顺手搜几个自媒体账号、几个下三滥的营销号,就敢说自己做了调查。

这些自媒体营销号,为了博眼球、赚流量,常常毫无底线地编造内容。他们放个屁,“创略”之流都当成香的;他们拉堆屎,这些人也能捧起来往嘴里塞。对于正规媒体的科学报道和权威解读,他们却选择性失明,完全不关心。这就导致他们脑子里一团浆糊,被那些毫无价值的虚假信息充斥,还拿着这些错误观点到处宣扬,误导大众。

接下来,我详细讲讲究竟什么才叫证据,具体来说,什么样确凿的证据才能证明转基因“有害”。

我觉得,只要掌握以下三点要素,哪怕是初中的学生,也能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可靠性。

今天早上,有网友给我发了张截图,是一个“美国人”发表的文章,称“研究表明,转基因不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很多网民不是专业人士,不知道怎么分辨消息真假,甚至有人被崔某误导。其实辨别很简单。以后只要有人发相关信息,就从下面三个方面考察:

第一,有没有实验论文

比如崔某反复提及的“有害证据”,是意大利一位教授的论文,说转基因喂养小白鼠易引发肿瘤。这篇论文最初发在《食品与化学》期刊上,可随后就被撤稿了,所以严格来说,它不能算有效论文证据。后来有人说,教授修改部分数据后,把论文发表在了另一个期刊上。但这个期刊背后的资助方是“绿和”,倾向性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