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就我个人而言,预制菜应该首先向野战部队、抗洪抢险部队推广。至于学校、医院之类的地方,则没有必要推广,应该完全交给消费者自由选择。这是因为在非必要情况下,民众需要一个选择权。而预制菜是很多地方并不是生活必需品,无需全方面推广。
实事求是,预制菜绝对不是某些外行人嘴中的“垃圾食品”,它相当于对联的印刷品。你不能说印刷出来的对联“质量低”,但是毕竟有点儿缺乏“档次”(至于什么是“档次” 见仁见智,这是主观的东西)。质量和“档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过春节的时候,你不能强迫所有人都张贴印刷品的对联,而是应该允许有人类书法家书写的对联存在。
这才是关键所在!
此外,岳正义的粉丝们所谓的“所有食物,肉类,豆类,饮料都是转基因”这句话也有严重的错误。
事实上,中国政府迄今为止仅仅批准了番木瓜一种转基因食品上市(全球番木瓜都是转基因的),并没有其他转基因食品可以提供选择。肉类转基因目前没有上市。豆类则用于炼油,过程中去掉了核酸和蛋白质,也不含有任何转基因成分。饮料类同样不可能含有转基因成分。而转基因玉米和大豆,仅仅由具有资质的国企统一收购,用于饲料,并不会流通入市场。
所以,他们的这个说法是完全不成立的。
不过,假设有一天可以接触到各种品种的转基因食品,我们会如何选择呢?
很简单,无需刻意的去吃。
转基因转入的就是安全的蛋白质,你可以理解为“加强版蛋白质”。任何不安全的蛋白质,从一开始就不会转入。
转基因食品和鸡蛋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被证明绝对安全的蛋白质。吃转基因食品,就相当于吃鸡蛋。
对于一个无所谓的东西,根本就不必去刻意的去吃或者不吃。
应该是:哪个便宜就吃哪个。这才是科学理性的态度。
也就是说,如果转基因食品便宜,我就吃转基因食品。如果转基因食品更贵,我就吃传统食品。二者没有任何区别,还不是随便吃吗?根本用不着去区分。毕竟,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既然有了便宜的,就用不着去买贵的。
……
张启写完这篇文章,反复审阅,总觉得还差点火候,不太满意。正打算再仔细琢磨时,他在网上浏览到科普作家“怀疑探索者”的文章,便专门点进去看。果不其然,这位科普作家也写了一篇谈及预制菜的科普文章——《科普从未有错:我斗胆说说敏感话题预制菜》,全文如下:
本人为人民群众义务的科普多年,从来没有在大原则上错过一次。这是因为,对于不了解的,宁愿一辈子闭口不言;只要开口,必须要求不偏不倚,保持绝对的准确性。下面,我就来稍微谈谈目前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敏感话题——预制菜。预制菜就是一些食材料理包,把原材料预加工之后做成成品或者半成品,可以根据需要加一些辅料(极少数会用食品添加剂)。很多人现在拼命攻击它,按照思维惯性认为它不好,还涌现了很多的阴谋论。
第一个:要不要在校园全面推广预制菜?
我个人的观点是:不需要。
哲学上有一条定理,叫做奥卡姆定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就是说,不是非有必要的原因,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预制菜虽然有一定优势,在安全上有保障,但是它的适用人群并不是校园里面的学生,也不是企业、事业、机关里面的工作人员。对于他们来说,预制菜并不是“生活必须品”。预制菜的适用人群,目前主要限制于差旅人群、就餐不便人群、野战部队、海市部门、灾区人群等等。既然不是“生活必需品”,就没有必要在校园里面强行推广。就像肯德基必胜客之类洋快餐,即使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