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仙,如此憾事,怎不让人积郁难当?
剑谱末尾,他留言欲强纳天地灵气入体。
虽没有结局,但李默书从醉剑仙的态度里,也能窥得一二。
有了前人之鉴,两相印证之下,李默书的修为一日千里。他距武道尽头本没有多远,离开见空山之后不多久,便到了。
所谓仙,是他凭自身武道意境,朦胧地感应到了天地灵气。
这在以往,是没有过的。
可感应到了,却无法淬成仙元为己用。
仙凡隔着一道天堑,仙种便是跨越天堑的桥。没有桥,只能望仙兴叹。
相较于那剑客的悲愤与不甘,李默书的心境要平和许多。
既然感应到了,说明此路可行,那便继续前行好了。
但这条路显然不那么好走,不过多久,他就察觉到了巨大的阻力,意境的感悟完全停滞了。
那时的李默书有些理解那位前辈了,能走到武道尽头,谁人不是惊才绝艳?
可当一切停滞下来,你能够清晰地感觉到,眼前有一座无形且巨大的门,用尽一切手段也无法打开,那种无力和愤懑难以言表。
李默书自是不信邪的,遇上问题,便解决问题好了。
愤懑有用,前人早就将这条路走通了。
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修行之路,将武道与仙道相互印证,仔细梳理,终究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在这一点上,他是幸运的。
醉剑仙为了讨好小花,施展了许多仙法,也仔细讲解过,李默书虽感应不到其中奥妙,却也受益匪浅。
武人修内力,同样是通过呼吸吐纳汲取天地精华,但为何成不了仙?
李默书思忖良久,觉得或许是看世界的角度出了问题。
若天地精华只是天地灵气的一部分,武人看世界从一开始便是坐井观天。
内力愈深,武人愈发深信自己看到的那片“天”,是真正的天。到了李默书这个境界,“天”看完了,自然也就没什么可看了。
最无助的是,哪怕你知道自己身在井中,又如何跳出去看到真正的天呢?
苦思不得其解,李默书便游历数月,他于人间放空自己,看着芸芸众生,他悟了。
既然内力限制了他的视角,散了便是!
他也是这芸芸众生的一员,也是天地自然的一份子。既如此,他与自然便有相通之处。人与自然相通,他便能感应天地灵气。
李默书没有仙种,那便以自身为仙种。
或许难,但总比束手无策强。比起强纳天地灵气入体,散功显然也安全许多。
大不了,再修回来便是。
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散功的结果也没让他失望,原本紧闭的大门,终于向他露出了一丝缝隙。
姚焜看着李默书,神色复杂道:“不知贤弟可再战否?”
“兄长相邀,自当奉陪。这里施展不开,我们出去?”李默书随手捡起一根枯枝,起身道。
姚焜看向景元道:“不用它?”
李默书摇头道:“用景元,兄长接不住。”
虽心知李默书不会妄语,姚焜还是有些不舒服,毕竟在毫无内力的情形下,又如何施展出可与他匹敌的剑技来?
他想象不出。
但无论如何,这一战于他来说极为重要,姑且试之吧。
籍着庙里透来的微弱火光,司马衡看向风雪中二人的轮廓,内心颇不平静。他何曾想到,会与这位传说之人正面交锋?
在他看来,李默书只是个笑话。
散功之人,凭一枯枝与姚圣人对战?
“司马宗师,那老者是何人,竟如此可怕?”左明丘终究忍不住心中好奇,小声问道。
“当世第一人!”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