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B端客户,这种年产能达到3000吨魔芋淀粉的厂商跟那些跑到地头来收鲜货的菜贩子是不一样的——3000吨魔芋淀粉换算成新鲜魔芋,连着损耗在内,就是1.5万吨左右的样子,妥妥的大客户,价格自然也要优惠一点!”
“再加上那家魔芋粉厂也并不是产业的最下游,它还需要把魔芋粉卖给那些零食厂商、各地的魔芋豆腐加工厂,火锅原料供应商——在魔芋这个当下没有壁垒和差异化可言的赛道里,价格才是这些真正的下游企业最看重的因素!”
“想想看,如果因为原料成本上涨,魔芋淀粉厂的货卖不出去,就算是有莪们在其中牵线搭桥,人家明年还会再跟你们合作么?”
一个五十岁上下的老农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我们以前没做过这个,第一次弄,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定价,所以就按照本地菜贩子的收购价格走了——张经理,那你说应该卖多少钱?”
张林沉吟一下:“与菜贩子相比,跟魔芋淀粉厂这种类型的B端客户合作,最大的好处不是能多赚多少钱,而是人家的需求量大,能够把大半个村的产能吞下,从而规避魔芋卖不出的风险——要知道,芒部山村这边用于种植魔芋的规划面积达到了1000亩,产量着实不能说低,在初期,没有比规避风险再重要的事情了。”https://
“既然是面对这种规模比较大,同时需求相对稳定的B端客户,我们自然应该采用Cost-BasedPricing,也就是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法——这种定价法虽然老套,但显然更适合大规模的订单,尤其是大规模的、无差异性的初级农产品订单!”
“贵合作社的种植成本明细我之前已经核算过了,把突发自然灾害、病虫害减产、三年内农资成本上涨预期、人为损耗、劳动力成本、技术成本等等一系列成本折算进去后……”
“以种植业11.3%的毛利率中位数再上调1个点来计算……我认为0.68元/斤是个合理的数字!”
6毛8一斤?
老农有些失望,这个数字比他预想中要低了一些——不过人家说的对,以六毛八一斤的价格把全村2/3的魔芋卖出去,总比以8毛钱一斤的“高价”卖出一小部分,然后坐等大片大片的魔芋找不到销路最终只能抱回家强得多。
张林见状,笑了笑:“其实用不着这么失望,虽然当前的价格并不理想,但也只是这一两年的事情——等到魔芋的使用场景拓展成功,镇雄这边的魔芋很快就能提上价了!”
老农闻言,顿时想起了什么,一脸希翼地看着张林:“张经理,差点忘了,我们村合作社的魔芋,不是有200亩的产能是预留给其余项目的么……意思是那些项目有眉目了?”
张林点了点头:“基本上已经沟通好了,届时你们村合作社的魔芋鲜货,会与其余几个村的魔芋一起,试探性地进入各细分领域——就拿你们村合作社来说,剩下的那两百亩魔芋鲜货,大约有150亩会用于果蔬冻干片出口品牌的供应,50亩用于全国中高端火锅店以及中餐店的原料直供,到时候会以冷链急送的模式派发至各地区。”
“由于镇雄这边的直供果蔬冻干片的那一部分,可以把价格定在0.9元/斤左右的样子;”
“由于欧美以及东北亚的冻干果蔬是主流零食之一,国内此时专门做这块出口的企业不少,同样的,其余地区的优质魔芋原料供应商也不少;”
“因此即便滇南的魔芋干品质更好,但综合考虑之下,我们还是建议走【竞争定价法】,对标陕西和湖北地区的优质魔芋,然后把价格上浮个10%——海外的冻干蔬菜零食需求量大,竞争也比较激烈,为了能在海外的各种质量标准下能够获得更好的评级和准入资格,那些利润有保障的出口企业,想必不介意多支付那10%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