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进讨措施,反而妥协退让,将夏、银、绥、宥、静等五州之地白白送给李继迁,为西夏崛起奠定了基础。
李继迁死后,儿子李德明继位,他依照李继迁的遗嘱,同时向辽、宋称臣,以和平麻痹宋朝,不断向西扩张势力;宋朝承平日久,君臣懈怠,庸碌无为,既缺乏危机意识,坐视西夏壮大,又缺乏改革精神,因循守旧,面对“冗兵”现象,不敢大刀阔斧改革,军队人数虽多,却军备松弛,缺乏训练,战斗力低下。反观西夏,经过李继迁的奋力打拼,李德明的韬光养晦,李元昊的锐意进取,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不断壮大,已经具备了与宋朝掰手腕的实力。蓄谋已久的西夏一旦猝然发难,宋朝自然猝不及防。
西夏的发难并非毫无征兆,李元昊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废宋朝赐的姓氏、名号,对内不用宋朝年号,下“秃发令”,禁止国民留长发;大举动员,在宋辽边境部署重兵,释放出出称帝独立、对外作战的强烈信号。即便从1038年李元昊建国称帝开始算起,到1040年宋夏战争爆发,中间也有一年多的时间。这段时间内,李元昊遣使上表,要求宋朝承认其皇帝称号,野心昭然若揭。
如果宋朝在李元昊继位之后的数年时间里,保持足够警惕,做出相应准备,制定一个统一明确的对夏策略,应该不至于像后来败得那么惨。但宋朝统治集团分成两派,在如何对待西夏是和时战的问题上争执不下,有的主张安抚,有的主张备战。宋夏战争爆发前夕,宋朝以夏竦、范雍经略西北边事,夏竦提出“缮兵壁垒,修利器械,约束将佐,控扼险阻”的长期防御方针,但宰相张士逊等人却妄想速决战,一举剿灭西夏。宋仁宗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他优柔寡断,面对大臣的争执首鼠两端,不知如何是好,拿不出明确意见,也统一不了思想,坐失抓住战役主动的良机。
战争爆发后,宋朝高层仍然争议不断,范仲淹等人主张积极防御,韩琦等人主张主动进攻,朝廷高层认为“边臣之情,务夸勇敢,耻言畏怯,区区过慎,坐老吾师”,宋仁宗则是墙头草,随风倒,先是支持韩琦的进攻主张,遭遇好水川惨败后又转而支持范仲淹的积极防御。当宋朝君臣在和战攻守的问题上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下,拿不出一个明确方案时,西夏却认准“打”这一条路走下去,李元昊也不搞什么民.主,他说一不二,一个人的意见就是西夏的唯一战略。如此对比之下,宋朝不败都难。
宋朝的军事体制由宋太祖、宋太宗奠定基础,特别是宋太宗赵光义实行“将从中御”的驭将之术,喜欢分散统兵将帅的兵权,在一个军事战略区内设置多路将帅,又不设总指挥,让他们互不隶属,互不统辖,从而制约将帅,防止其拥兵造反。宋真宗、宋仁宗将“将从中御”奉为“祖宗家法”,坚定不移地执行。
宋夏战争期间,宋朝先将西北军事区划分为两路,即泾原秦凤路和鄜延环庆路,由夏竦、范雍分领,两人官职相当,互不统辖,不能相互支援,好水川之战前夕,范雍请求增援时,不能直接调动夏竦麾下兵马,必须上书朝廷,才能请求增援,导致好水川之败;后来,宋廷汲取兵权分散的教训,以夏竦总管陕西,韩琦、范仲淹分管两路,作为夏竦的副手,但韩琦、范仲淹意见不一致,作为其共同上级的夏竦先是支持范仲淹,后来又迎合宋仁宗的意见,支持韩琦主动进攻,又导致三川口之败;再后来,宋廷撤了夏竦的职,不设方面总管,将两路各自一分为二,分为泾原路、秦凤路、鄜延路、 环庆路四路,韩琦、范仲淹、王沿、庞????????????????籍分领四路,互不统辖,进一步分散指挥权,又招致定川寨之败。
综观宋仁宗在位期间的宋夏战争,绝大多数时间内,宋朝沿边各路将帅都是互不隶属,不相统辖,缺乏能总管各方、统一指挥的方面大帅,甚至出现将帅不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