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我以后的作品要写在这片大地上(3 / 4)

1979闲鱼人生 六道红叶 2325 字 4个月前

好的一面说完,话锋突然一转,“我对一些报纸对他的一些赞誉不是很认可,我个人认为把他捧的太高了,更有人鼓吹他小说里的京味儿超过了老舍先生,最为一个京城人我不是很认可。”

骆涛感觉出萧泉眼神里的疑惑,“读老舍先生的小说让人仿佛就置身在京城,读王硕的小说让人置身于南城,他的作品里有很多他自己创造出来的新京城话。”躂

石铁生对此很认可。

王硕在推广京城话上,比老舍先生还有影响力,这不是说老舍先生的京城话说的没有他好,是因为他写的作品几乎都被搬上银屏,改编拍了电视和电影。

改开之后,影视的宣传力度是大过纸媒的,还是一年比一年厉害。

八九十年代好看的影视剧能造成万人空巷的场景,就知道影视宣传对你老百姓的影响。

他们这帮人就是瞅准了这个机遇,他们在九十年代弄出了多少好作品。

时代真的造就人,当然也需要牢牢抓住。

接着又说:“还有人说他写的是痞子文学,这话也不对,痞子就痞子,还扯上了文学,这不是间接说他创造了一个文学流派。”躂

“痞子文学,这话太重了,我看应该叫胡同文学,地域特点极厚,他作品里的人物就是胡同人一些人的缩影,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大家看过之后很有共鸣。”

萧泉问道:“他这是算通俗文学吗?”

“算是,你这么一讲,我倒觉得他和香江的金庸有相似境遇。”

王硕在写作上的才华,确实了不得,就算比不上金庸先生,也不会稍逊太好。

真要说两人最大差距就是在传统文化上,王硕是比不上生于二十年代的金庸先生。

这一块板只能由时间来弥补,不是人人都有骆涛的机遇。

他们都在某个时间段被媒体给摆弄成通俗小说的大旗,更是把他们硬架上擂台跟传统文学对垒。躂

整段关于王硕的闲聊萧泉一想,这不就是和稀泥。

他不甘心问道:“你怎么看通俗小说和传统小说?”

骆涛心想他这就给自己挖坑了。

但也不怵,他早过了新手的保护期,现在就是跟整个文学斗嘴,骆涛都有把握取胜。

故而他现在没有多少要忌讳的,直言道:“文学永远都要百花齐放,一枝独秀不是春;文学就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诗经》不也是先贤从各地收集的民谣小调,只有写作者的人品有高低贵贱之别。”

又补充道:“有些人不要老想着当权威,当权威前要想想自己是不是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能力之后,还要想想你的理念能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权威不是那么好当的。”躂

骆涛的这番话无懈可击,有理有据的话是最能让人信服,再加上一个前期的心理上的认同,这就更能说服人。

萧泉又挖坑道:“您认为您和王硕的作品孰高孰低?”

这个问题问的就很没有情商了,耳边仿佛在飘荡着“是吗?”、“我不信”。

也许是因为萧泉内心已经没了紧张,真的当作一场朋友之间的闲谈,搞艺术的不光很感性,还比较天真。

“按发行量和读者数量,我不如王硕,如果按对这个社会的贡献,我认为他不如我。”

骆涛对此做了详细的解释:“《山遥路远》、《教鞭》、《我想上学》这些作品对社会的变革有着一定影响,也改变了一些陈旧的观念和陈旧的人,更重要的是间接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对此我还是比较自傲的。”

骆涛说完一脸的微笑,他们也都报以微笑,不得不说骆涛写的这些作品就如他所说的那些,影响一些社会变革,这是十分难得的。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