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叔叔在分局机关做一个小领导,阿姨在家里做家属,没有工作。
但是她很能干,胆子也很大,她自学了照相,自己做鞋垫底,自己打衣服,拿到西昌城里去卖。
她觉得她,并不比任何一个有工作的女人差。
有两次她到他们家,敲门不见人,原来是在楼背后的空地里吵架。
两人都很克制,声音不大。
在这两次吵架之后,他们不再吵了,叔叔变得很体贴阿姨,他们总在一起做饭。
两人做饭的水平不相上下,说不上出色,还可以吧。
有一天早晨,湘潇起得比较早。
见叔叔上班去了,阿姨又在厨房里忙,就主动去叠他们卧室里,那张沙发上铺开的被子。
没想到一本杂志掉了出来,她正拿在手里准备翻翻,阿姨笑着,一把抢了过去。
不过她还是用眼角的余光看见了,那是一本艳情杂志。
难怪不得他们俩有床不睡,睡沙发。
原来两个人的相处,就算是到了50岁,也还是要有一点小情趣的。
他们的感情很好,也很长寿,就是到了晚年,阿姨也会主动地去亲亲叔叔。
但遗憾的是,他们的儿子长得完全像叔叔一样帅,女儿就一模一样像阿姨了,有点矮和胖,也不漂亮。
并且儿子和女儿都很平淡,不如叔叔有成就。
他们既不像父亲一样做领导,也不像母亲一样做手工,只是他们做菜还可以,家庭关系还可以。
为什么?
因为手上的活,不如脑袋里的思想吧。
劳心者,总是比劳力者厉害。
劳心者可以管天下,而劳力者却只能管自己。
他们的卧室和客厅都很时尚,很干净整洁,没有用不上的杂物。
但是,卧室里有华贵的窗帘和床罩,比客厅还要惊艳许多。
第四对。
就是她的父亲和母亲了。
在老家,父亲是方圆百里的能干人,能说能写能算。
当兵转业后只修了一点点成昆铁路,就遇上通车了,并没有吃到最苦的苦。
然后,运气很好,就留了下来。
没有再回农村。
别的站长都是初中生,而父亲一个小学生,却很快被破格提成了站长。
并且年年都是段上的先进,人走到哪里,先进带到哪里。
所以他们很快就“农转非”,从老家那个,赶集都要走15里,山连着山的小山村里出来了。
而且还是到了现在这个,离西昌城很近,同时办理客货运,在凉山州,算是很繁华的小镇上。
这是非常难的,只有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办到,是领导对父亲的欣赏与信任。
但母亲却不这么认为。
她觉得自己也是方圆十里,最漂亮,最能干的女子,她也能写能算。
而且是那个年代,绝无仅有的独生子女。
但是,母亲从小一个人独自长大,不太爱说话。
父亲当年一心想留在部队上,但是没有能够如愿。
所以,等他回老家的时候,年龄已经很大了,27岁了。
周围年龄相当的女子,已经早早地出嫁了,只剩下了母亲,25岁。
而母亲,却是根本就不想结婚的。
如果不是外婆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她很想一个人,自己过一辈子,更不想养儿养女受拖累。
所以他们俩经常发生争执。
他们不会大吵大闹,每次他们闹矛盾,总是父亲说几句,母亲一声不吭,或者是只说短短的一句两句。
但她心里,却是无比不服气,无比倔强的。
他们总以为她还小,从来不告诉她,他们因什么而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