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小酒与吴怀瑾论武之事传遍了太和山,但却非什么好言好语。经陆松平等人言传,早变得面目全非。什么只会说不会做,什么胡乱戳几下就敢说破了我派剑招,什么连花拳绣腿都算不上就敢钻研太极拳经等等,不一而足。倒是没人提及吴怀瑾,仿佛他自始至终都不曾出现过一样。
之后几日,原小酒不曾离开武当派藏书馆,或是在二层寻个桌案细读,或是与吴怀瑾、何治学二人去三层书舍中谈话,至于谈的是什么便无人得知了。
不多时日,原小酒已将二层之中武当派的外功秘籍囫囵看了大半。他自六年前起便接触过不少武当派的外功,此时拿起秘籍要本,只大致翻看一遍便能了然于胸。另有一些高深剑法,便字斟句酌,仔细研读。诸如神门十三级、两仪剑法、连环夺命剑法、太极剑法、达摩剑法等。
他本就无所事事,读了此等高深剑招心痒难耐,便去三层吴怀瑾的书舍里以竹枝为剑,径自习练。自然,他辟阴之体,无法修习内功,但只练其形,他也心中高兴。
这一日在书舍中挥舞太极剑法时原小酒一着不慎打翻了书架,那书架里都是些吴怀瑾收藏的经史典籍,原小酒不敢随意翻看,此时竟不想将它打散了,赶忙丢下竹枝小心收拾。
原小酒小心翼翼地将散落书籍放回书架上,重新蹲下去捡起一本泛黄古书,那古书散落是翻开一页,便见书页上写着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天下莫不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他心道“这是老子《道德经》的内容,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武当派的创始祖师张三丰张真人自悟拳理,以道家冲虚圆通之道和九阳真经中所载的内功相结合,这才创建了辉映后世、光耀千古的武当一派武功,武当派武功多是以慢打快,以静制动,以弱胜强,以客犯主,似松未松,将展未展,用意不用力,劲断意不断的思想,似乎便是出自《道德经》的感悟。”
原小酒蹲在那里,但见这本古书没有名录,且书籍残破不堪,书中文字支离破碎,断层极多。待翻开下一页,便见上书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原小酒将这本残破典籍放回书架,心道这部典籍上似乎记载了关于老子的事情,言说他于武学一道高深莫测,孔子说,如果老子的武功像飞鸟一样敏捷,像游鱼一样圆滑,像走兽一样凶猛,那我能够打赢他,但是他的武功在我看来,便如飞龙在天一般,实在是没有必胜的把握。如此看来老子之境界已形同陆地神仙,好像飞龙在天一样,厉害无匹。可惜这这本典籍已经损毁,无法看出老子修炼的是何种武功。”
他继续收拢散落书籍,心道“老子在《道德经》开篇阐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对于“道”这个概念的总括性的描述道,非当时社会一般的道,即人伦、常理之道,也非当时时人所能命名之道。“道”在老子那里已经超越了世俗社会生活,更加接近于自然法则之道,因为天地万物的始基与母源在于“道”,由道开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来描述道的特殊性与深奥性,而其实这个“道”虽然“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但老子所言之道并不远人,这里只是老子用“玄”来强调他所言之道与当时社会所言之道的差异性,并且阐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与根基性。
想至此处,原小酒忽的一顿,暗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倒是和内功修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