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 《科学》,正式启航!(万更求订阅)(4 / 9)

解四种投稿格式后,许秋没有纠结太久,便直接选择了“报告”格式,也就是2500字左右,大约3页的篇幅。

因为他做的叠层器件,把有机光伏领域的效率直接推进到15以上,接近16的水平,属于非常重大的突破。

他没必要把工作做的太过细致,主要是起到一个类似于抛砖引玉的效果,吸引其他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要是能吸引到一些研究方向摇摆不定的课题组,投入有机光伏的怀抱就更好了。

毕竟,许秋一个人能耐再大,也不可能把有机光伏领域所有的活都干完,还是要靠其他工作者共同完成。

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越多,这个领域发展的也就越快越好。

就像这次选择叠层器件顶电池材料时,自己课题组的材料就有些不够用了,需要找一些外援材料。

确定了文章格式后,许秋本来打算下载几篇最新“报告”格式的《科学》论文当做模板的。

结果发现下载不了,只能预览标题、文章作者、摘要等基础的信息,如果要阅读全文,或者下载文献全文PDF,就需要付费了。

他这才想到学校没有购买《科学》的电子版资源。

不过,很多期刊的电子版收费是有期限的。

也就是说文章发表后经过一定时间,会自动转换为开源文章,这个期限有的可能是一年,有的可能是两年。

因此,许秋找了找往期的《科学》论文,从中下载了几篇已经开源的“报告”格式论文,开始对照着制作模板。

大体上和之前ACS、RSC、Wiley旗下期刊的格式差不多,改变的主要是一些细节:

比如,正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不是常见的上标,而是正常的字体大小直接跟在语句后面,用的也不是常见的方括号[],而是圆括号;

参考文献本身的引用格式也和其他期刊有所不同,年份需要加圆括号,放在页码的后面。

大致花费了一个小时,许秋终于完成了文章撰写前的准备工作。

接下来,就是构筑《科学》论文的大致框架。

……

……

……

三天后。

周三下午,许秋完成了这篇《科学》论文的大致框架。

正文中,他一共规划了三张图片。

第一张图片的主题是“基于AM1.5G标准光照条件下,对二终端法叠层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理论效率的半经验分析”。

这张图片属于叠层器件文章中较为常规的配图,在平常单结器件的文章中并不多见。

具体细分为A、B、C、D四张小图。

其中,A图是核心。

许秋构建了一个三维立体坐标系,三个坐标分别为:

x,外量子效率EQE,从65到85;

&nnset,近似于顶电池材料可以吸收光波长的最大值,从900到1200纳米;

z,器件的理论光电转换效率PCE,从12到30。

此外,还有第四个变量,即每个子电池的能量损失Eloss,分为0.4、0.5、0.6、0.7、0.8电子伏特五个档次。

同时,假定填充因子FF恒定为0.75。

经过计算,得到在不同子电池能量损失下,光电转换效率随外量子效率和顶电池的光吸收边变化的曲面图像。

因为能量损失有五个档次,所以对应的三维立体坐标系中就有五个曲面。

许秋为了表述直观,还给五个曲面染了色,从蓝到红分别表示光电转换效率逐渐增大。

这张图片看起来比较高端,但其实背后的计算过程并不复杂。

顶电池的光吸收边,可以通过公式换算出有效层材料的禁带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