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乐-妓对戏剧进化以及戏曲形成的作用与贡献,由宋金杂剧伎艺形式的研究入手,辟出乐-妓对杂剧的加入、乐-妓与宋金元戏曲的扮演、乐-妓对宋金元戏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等视角,十分重视文献文物等资料,多用统计数字说话。
如第一章《基于乐-妓问题对宋金杂剧伎艺形式的研究》论述了从金院本到宋金杂剧的伎艺形式;第二章《乐-妓与宋金杂剧题材中的女性》从题材角度入手,论证了“妓-女-剧”的出现使得乐-妓参与杂剧的演出不仅仅具有逻辑上的必要,更具有形象塑造方面的便利。
二第三章《乐-妓与宋金元戏剧扮演》从宋前的“装旦”与“女优”说起,认为宋金时期女性参与戏剧的复杂局面以及乐-妓对杂剧演出的染指反映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由此可见,当一种新的综合性伎艺形式开始规模化进入社会生活时,伴随着伎艺的融合,原来各自独立的演艺队伍也发生着分化、混合和重构。
至于第四章《乐-妓与歌舞、戏剧表演的本色倾向》从多个层面探究了戏剧“本色”论生成的原因,包括男权文化、乐-妓与文人的亲和关系、歌舞和戏剧在伎艺形式上的一致和相通、演员材质和伎艺的一致性要求等。
也正是由于对明清两代戏曲优伶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且由于笔记史料相对充足,这一部分的研究也较为深入,着作论文均多针对不同剧种而分专题论述。
像是1936年出版的王芷章《清代伶官传》延续了优伶讲述的传统话语方式,对清代不同剧种的名伶之容止行状进行传记式的叙写,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汇编。
以及谭帆《优伶史》第一章第七节题为《优伶从分散走向聚合》,认为聚合时中国古代优伶的发展大势,在明清时期得以完成。
“聚合”有两层涵义:一是古代优伶队伍向某一种表演艺术形态的聚合,一是优伶的个体素质对于多种表演艺术要素的融合,这也正体现了中国古代表演艺术的发展进程和历史轨迹。
比如孙崇涛、徐宏图《戏曲优伶史》《明传奇诸腔剧伶》、《清代花雅菊英(上)》、《清代花雅菊英(下)》对明代弋阳、余姚、海盐、昆山诸腔及清代雅部(包括家班昆伶、职业戏班昆伶、宫廷戏班昆伶)、花部诸剧种的优伶进行了详细的分述。
而陈芳《花部与雅部》第一部分《清代“花雅之争”的代表演员及其表演艺术》亦对清代昆腔、秦腔、徽班和京班的代表演员及其各自所擅之艺进行了描述。
此外范丽敏的《清代北京戏曲演出研究》分内廷戏曲演出研究和民间戏曲演出研究上下两编,对内廷演剧之演员(教坊司女-优,南府、景山之内学和外学,升平署之内学)和民间剧坛之演员(包括雅部演员和花部演员)的史料记载进行了梳理。
另外,也包括日本学者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第四篇《花部勃兴期》中亦提及“蜀伶之活跃”和“徽班之勃兴”。
由此可见,对优伶生存状态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点对古代社会的组织、风俗进行社会学的探查,已经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果我们梳理当今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是在194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一书中,潘光旦以戏剧界人才入手,从生物遗传、心理、哲学、教育等角度来观察和研究中国的人才问题。
潘光旦先生的主要研究兴趣在优生学、社会学、性心理学、民族史等方面,致力于开创一种贯通自然、社会、人文三大领域的气象宏大的学问。
他的其他研究成果如《冯小青——一件影恋的研究》、《近代苏州的人才》、《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明清两代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