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早期工业化(2 / 4)

买宋 参见大总管 2585 字 3个月前

镇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达,明中叶以后,在经济作物和水陆交通发达的地区。

先后出现了一批着名的工商业巨镇。

如苏州的盛泽,平望,唯亭,嘉定的南翔,湖州的南浔,乌镇,以及嘉兴的王江泾,濮院镇等地。

这些市镇人烟稠密,街道繁盛,市场繁荣,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而且为各地商贾所集,进行大宗交易。

这些市镇的形成以及繁荣,是江南商品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

例如苏州元和县的唯亭镇离城三十里,地处娄江上,为太仓,昆山,松江,崇明之要道。

自明季以后至清道光年间,“人烟稠密,比屋万家。”可见是一个手工业发达的工商业巨镇。

这里有纺织,织布,毛毯,染作,切纸,织作等手工业。

而且镇上每天有许多等待雇佣的工匠。

由于棉布业发达,有许多商人到这里来“坐床收布”。众多江南市镇的交易都有日市,早市,晚市和夜市之分,样式繁多,是它的又一特点。

另外江南市镇的交易情况与时间,除“日中为市”外,国各地生产,生活习俗的不同,还有早市,晚市,夜市等,其中早市也较普遍。

如嘉定县的“棉布,蒲溪,竹器”等交易,“以黎明或清晨为市。

其意谓早市早回,既充一日之用,不妨一日之功。”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章练塘“镇东新街至轿子湾,街道摩肩,繁盛为一镇之冠”。

江阴县的华墅镇,市东西相距三里,南北二里,“邑中纸镇之大者称华墅,青阳。列肆繁盛,百货皆备,濒江各乡贸布者,向以午夜率明灯列市,今则改易镇西南。”

苏州的安亭镇,居民以南北两桥为市,“黎明而集,日中而散”,“自早至日中,涩沓相竞,市声沸水面”。

盛泽是个繁荣的大镇,“四方大贾辇金而至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江南市镇的出现,兴起于宋元而发展于明清。

特别是明中叶以后及清朝康熙以来,市镇的分布已遍及江南各地,并涌现出一批工商业繁盛的市镇。

这些市镇的发展与繁荣,标志着江南商品经济的发达,也是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

这些大小市镇,分布江南各地,与农村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农副产品,手工业品及日常生活用品的交换市场。

其流通范围大都在本地,县三间的邻近地区。

市镇的出现,成为封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封建社会后期市镇的发展应该说封建建立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商品生产的基础上的。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市镇的发展水平几乎是衡量一个社会商品生产和商品发展的标志之一。

与广大农村联系的纽带,区域关系是通过城市,特别是通过市镇深入农村农民生活的,并促进农村中商品生产的发展,推动自然经济的逐步分解的,这种互相推进的经济运动就是封建社会后期母体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的过程。

所以现在我们才说它们在明清曾经是充满活力的工商业中心,一度引领时代潮流,带动变革。

就像上面说的,它们给传统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可以说是早期的工业化。

像是有丝织业、棉织业为代表的早期工业化,生丝、丝绸、棉布出口驱动的外向型经济所带来的巨额白银资本,江南市镇雇佣工人群体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地权分散化趋势与田面权、田底权的分离。

从而显示社会转型过程中,江南市镇在城市化、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一提起“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