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君主于不顾,甚至驱君、杀君,废立君主。
据《左传》载,成公十八年,晋国栾书、中行偃弑晋厉公;襄公二十五年,卫国孙林父、宁殖逐卫献公;襄公二十五年,齐国崔杼弑齐庄公;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季孙如意逐鲁昭公;哀公十四年,陈国桓弑陈简公,出现了“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局面。
以后的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都是卿大夫专权而造成的。
同时,诸侯也不愿重蹈王室衰微的覆辙,更不愿受制于卿大夫,于是也想尽办法加强对他们的控制。
这些办法包括:诸侯根据卿大夫的官位给以封邑,如果免去官位,同时要收回部分或全部封邑。
卿大夫致仕或因病必须离去官职,并且将邑归还于公。
卿大夫的私属和甲兵要归国君指挥。
在兼并卿大夫封邑的同时,各国先后建立郡县制,出现了“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的以军功而不完全按血缘授官的规定。
因此,各国相继出现了没有世袭的、带有雇佣关系和臣仆性质的官僚制度。
这些官僚主要来自“士”的阶层。
“士”的构成非常复杂,他们低于大夫,而高于庶人,属于低级没落的贵族。
按制度他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力,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凭着学习到的技能,服务于君主和卿大夫身边,充当低级官吏,或以武艺韬略在军队中充当骨干。
或行侠远游,求人赏识,以至为知已者死;或以文才谈辩论理,教授生徒,着书立说;或以技艺从事工商方术之事。
因此,士是分布广泛而富有能量的一个阶层。
在宗法血缘关系普遍遭到破坏,各国君王、列卿又急需有才能的人来为自己服务的时候,这些“士”便成为被争取的对象。
君主以官、爵、禄招徕士人,卿大夫以养士来扩大势力和提高声誉,多者有食客3000人。
这其中自然不乏鸡鸣狗盗之徒,但在激烈的竞争中,也确有一些有才能的士脱颖而出。
在战国时期,为各国将相,政绩卓着而又立功名于当世的,诸如吴起、乐羊、商鞅、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乐毅、白起、范睢、蔡泽、廉颇、蔺相如、李牧、王翦、李斯等人,均先后成为君主的重要辅臣,或为名臣,或为名将,或为名震一时的策士,成为当时军事政治舞台的重要角色。
与此相适应,士的地位当然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当时普遍流行的“士大夫”、“国士”等称呼,反映出士已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包括以文武分职为标志的官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在春秋前期,列国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官名,如鲁、郑、宋、晋等国有司徒、司马、司空,有的还设有太师、右师、左师、太傅、司寇等;楚国有令尹、司马、莫敖、司徒、司败等。
主要的执政和政务官,统称为卿,并有正卿、上卿、介亚卿的区别。
他们平时为国家的政务官,战时为军队的高级长官。
在当时,这些官仍由世袭的卿大夫充当,还是世卿制。
春秋后期,列国相继出现文武分职,在公元前547年,齐景公即位之初,崔杼策立有功为相,庆封为左相,这是最早的以“相”名官,虽然这时的相还是世袭卿大夫之职,还不能由国君自由任免,但文武分职已经开始发展起来。
回溯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谋元帅”,以郤縠将中军,狐偃将上军,栾枝将下军,出现将军之名,这些将军同时又是列卿,文武尚未分途;但到公元前403年。
三家分晋以后,在设将军的同时,开始出现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