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式A和B中,减号两端数值的任何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官、商各自获利的多少,从而决定着官、商双方在茶利总额中所占份额的大小。
假定从官买到茶至商售出茶之间的茶叶流通领域的利润总额是一定的话,那么,A多则B小,B多则A少,若A等于B,则说明官、商平分秋色,此理易喻。
但如果假定算式A和B中,官府的卖茶价、买茶价、运费等以及商人的销售价、交引定价、运费、商税等项都是常数的话,那么决定双方所获茶利多寡的主要因素就是交引价格指数这个变量了。
在算式A中,如果交引价格指数越大,则官府获利越多,反之获利越少,甚至亏本,在算式B中,情况恰好倒了过来,引价指数愈大,商人获利愈少,反之愈多。
换句话说,在这种萸情况下,引价指数的大小与官府获利的多少成正比,而与商人获利的多少成反比。
至于官、商双方是如何争利的,也很有趣,大家可以看一下。
首先看官府向商人争利的主要手法有:
1.切断商人与园户的联系,独占对生产者的欺诈利润。
马克思曾指出:“只要商业资本是对不发达的共同体的产品交换起中介作用,商业利润就不仅表现为侵占和欺诈,而且大部分是从侵占和欺诈中产生的。”
商业资本欺诈的对象主要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官府榷茶,严密控制了茶叶生产之后,原先由商人从生产者身上获取的欺诈利润自然被官府采用更蛮横的手段占取了。
至于官府如何压榨园户则属于另外的问题,为了简短,就不跟大家一一赘述了。
2、维持较大的买卖差价和较高的成本利润率。
宋太宗时“湖南山色茶每斤官中做榷买用本钱二百二十文,运支费约钱一百文,官中于地头出卖,计收钱九百六十文,除算出本钱并缠裹钱共三百二十文,合收净利六百四十文。”
“其淮南、两浙、江南等道茶货虽出卖价例或小有不同,其所收净榷茶利大约不逾于此。”
这段文字因为没有涉及引价的情况,所以我们姑且把引价指数定为100%,套用前述算式A,则是:卖茶价960文×引价指数绳100%,640文官府所获茶利。
这里的销售价比成本价高出3倍,成本利润率高达200%。
而且榷茶法规定园户之茶“其出鬻皆就本场”,也就是由园户负担了运费,所以官府成本价只剩买茶价一项。
继续阅读
这里的销售价与成本价之比,高者达倍,低者也是倍,成本利润率可以说是相当之高。
上述官茶的买卖价格体系与榷茶制度相始终,一直没有多大变化。
如太宗淳化三年,担任盐铁使的李惟清因淮南榷货务积压了万余斤岳州陈茶,于是他把卖价从每斤150文减为100文,结果被贬知广州。
又如景德三年,因交引发行过多,官茶供不应求,三司请求增加江南茶价而真宗不许。
不管是积压还是供不应求,宋政府都拒绝对卖茶价做出任何调整,目的就苁在于通过维持悬殊的买卖差价牟取巨额茶植利。
3、抑配陈茶、劣茶,牺牲商利,维护官利。
北宋榷茶制度规定,园户售茶,于官“各有旧额”,茶司机构买茶卖茶也皆有岁额,超额者赏,欠额者罚。
执行官,吏便务求多买,“用为劳绩”,甚至令园户额外制造一些所谓的“不及号茶”,以扩大政府的茶利。
园户只好“多采粗黄晚牍茶,仍杂木叶蒸造用填额数”。
于是,一方面官府的超额征购往往超过了茶叶的正常需求量,另一方面大量的假茶、劣茶掺杂其间,又严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