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打仗带来的坏处(2 / 4)

买宋 参见大总管 2476 字 3个月前

他身上各种泼脏水,说什么他家的狗头上长犄角,而且冒怪光,这是大不祥的征兆,可能要造反,要求赵祯赶快把他给撸下去,免得造成大患。

赵祯本来对此不信的,毕竟就是他做主任用狄青,给了他显赫的权势,未必不是想用他来制衡满朝文官。

只可惜,狄青一个势单力孤,根本禁不起所有文官的攻击,要知道在当时,不管是在朝的还是在野的,人人都以参劾狄青为政治正确,不仅狄青扛不住,就连赵祯也扛不住,迫不得已之下,只能匆匆将狄青给撸了下去。

然后,这位大宋朝能征善战,传说中武曲星下凡的战神,就此郁郁而终。

包括后来的韩世忠和岳飞都一样,都是因为战争而崛起,获得了显赫的权势,特别是兵权,于是,才遭到了满朝文武的攻击,一个郁郁而终,一个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掉。

特别是岳飞,为什么秦桧和赵构要杀岳飞?仅仅是赵构担心岳飞迎回二帝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吗?

不,而是在当时,提起军队,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岳家军,想到的是岳飞时,他就必死无疑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为岳飞是武将,而且权势实在太大了,打着一心北伐,要迎回二帝的旗号,隐隐间已经有尾大不掉之势,赵构和满朝文官根本控制不住,才迫不得已做出这个决定,而且是一连下了十二道金牌将他召回,就怕岳飞不听号令,可见岳飞权势之大。

毕竟如果岳飞真完全听从赵构的命令的话,只需一道金牌就够了,可最后却连下了十二道金牌,并且把这个消息给散布了出去,还断了他北伐的粮草,各种不配合,就很说明问题。

很显然是担心岳飞根本不听他的命令,打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旗号,继续北伐。

因为岳飞也不是傻子,他知道他的权势太大,已经被满朝文武所不容,即使回到朝廷后,等待他最好的结局,也是和狄青一个下场,被猜忌而亡。

所以他最好的选择,就是继续北伐,如果真迎回了二帝,那他就是从龙再造之功,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说不定还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惜最后功亏一篑,不仅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还断了他的粮草,所以他才被迫回京,留下了一个千秋忠骨的美名。

当然,这都是猜测,谁都不知道岳飞当时到底怎么想的,不过,真的很让人费解的就是,他为什么一心想要北伐,他不知道赵构等人的担忧吗?

而且就算北伐也不能打着迎回二帝的旗号啊,不然让赵构怎么办?只能说,这里面也有岳飞自己作死的成分,但凡换一下思路,可能就是不一样的结局。

并且,最后彻底下决心杀岳飞,也不仅是出自赵构的决定,而是得到了几乎满朝文官的赞成和默许,即使人人都知道他的罪名‘莫须有’,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他说一句话。

只有和他同为武将的韩世忠出来替他说了几句话,结果也被猜忌,被免去了枢密使的职位,打发去乡下种田去了。

这都是战争带来的坏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文官们才讨厌战争,怕武将趁机崛起,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能不打仗就不打仗,能用钱买和平就尽量用钱买和平。

可惜,花钱买来的和平,终究是纸上的和平,并不牢靠,人家认账的时候才作数,不认账的时候想什么时候撕毁就什么时候撕毁,始终是软弱无能的表现。

因此,李小鱼的这首词,真的是戳到了此时大宋朝堂的痛处,一众文官们脸色难看之下,是恨恨的瞪了他一眼,接着又是急忙冲着文举生们使眼色,示意他们赶快拿出另外一首词,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开,别纠结在这个地方。

而得到一众朝廷大佬的示意,文举生们也是不敢耽搁,立即拿出了自己写的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