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入于蔡水,“以通陈颖之漕”,又命步军都指挥使袁彦“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从建隆二年就着手在汴梁周围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他首先下令开挖蔡河,使河流直达许镇,以通淮右之漕。
第二年,又调集数万民工,从新郑引闵水与蔡河汇合,使蔡河经陈、颖直达寿春。
同年,又在开封城北进一步开挖五丈河和金水河,增加流量。
经不断疏浚和开凿后,基本形成以汴梁为中心的运河系统。
江南之粟由江入淮,经汴水入京;陕西之粟由三门峡附近转黄河,入汴水达京;陕西之粟由三门峡附近转黄河,入汴水达京;陕蔡之粟由惠民河转蔡河,入汴水达京;京东之粟由齐鲁地区入五丈河达京。
使汴梁便于取得全国各地的粮食和物资,解决汴梁数十万禁军和百万居民的粮食和物资供给问题。
这在当时是建都长安或洛阳都是无法办到的,所以赵匡胤认为李怀忠的意见确实有道理,但即便如此,仍改变不了他想要迁都的决心。
最后,最出名的反对意见来了,就是晋王赵光义的安邦“在德不在险”。
因为群臣的意见赵匡胤可以不听,可晋王赵光义的意见赵匡胤却不得不听,毕竟是他的亲弟弟,而且赵光义当时权势极大,几乎不弱于赵匡胤,有二天子之称。
当赵匡胤把迁都洛阳和长安利在有险可守的想法告诉赵光义时,赵光义就说:“在德不在险。”赵匡胤一时语塞,无言以对。
可赵光义离开之后,赵匡胤便对左右叹息说。
“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需要说明的是,赵光义反驳赵匡胤的话不是空口白话,而引用了吴起的故事。
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
“吴起事魏武候。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龙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翻译一下就是,在船上,吴起与魏武侯讨论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对国家安全哪一方面更重要的问题,吴起认为,决定国家兴衰的根本因素是政治因素,而非地理因素,上古时代三苗氏德义不修、夏桀修政不仁、殷纣修政不德,虽有险固的河山,也不能挽救其覆亡的命运,所以说安邦治国“在德不在险”。
继续阅读!
于是看着晋王赵光义和群臣都持反对意见,赵匡胤这才只好放弃了迁都的计划,但却为后来的北宋灭亡埋下了伏笔。
因为北宋不迁都确如赵匡胤所言隐伏着极大的危机,北宋在赵匡胤逝世后逐步走向衰弱最后被金所灭都与汴梁的地理位置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要知道汴梁自古为四战之地,周围又没有山岭险阻,建都于此,遇强兵入侵时如何防守就成为严重的问题,张仪说:“魏之地势,固战场也。”
汴梁的地理环境四通八达,水陆交通方便,在宋代作为经济中心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作为政治军事中心条件尚不完全具备。
另外,汴梁太靠近黄河,在军事上也是个致命的弊端。
战国时秦国曾四次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公元前225年,秦军决黄河水灌大梁,结果城坏魏亡。
相对而言,洛阳的地理位置比汴梁险要得多。
洛阳不仅位居“天下之中”,而且四周群山环绕,背负邙山,面临洛水。东有成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