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出现,让他们必须正视商人的力量的崛起这个问题。
无论是当年的贾谊,还是晁错,他们的成名作,也基本都是在阐述这样的问题。朝廷的大臣们自然也早就知道,在事实上。商人的地位随着他们财富的增加在迅速的增长。虽然国家需要商税,但是商人绝对不能参政,这是原则,不可动摇。颜约特别指出某些地方,有钱的商人的派头比公候都要大,都要风光!
冉明没有采制强制性的命令,而是非常耐心的跟颜约解释“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怎么处理工商业与农业之间的问题,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颜约茫然的摇摇头。
冉明道“理论上当然是以农为本,但现实中,却不可能真的按书上所说的那样去处理。在古代,咱们的工商业太过弱小,而且盘太小,现在魏国很大,即使是大汉王朝最强盛的时期,也没有魏国现在大,将来魏国还会更大,如果不发展工商业,短短时间内,魏国地少人多,也可以利用农业,快速发展起来。可是日后呢将来呢?”
“人口随着魏国进入和平安定时期,将会快速增长。一个成丁一生之中可以孕育五六个儿子,更有甚者有几十人儿子也不成问题,当然这些儿子们又会生出无数孙子,以一家五口计算,如果粮食足够吃,他们从五口增加到一百口人,这个时间不会超过一百年。现在魏国地多人少,可是一百年之后呢?咱们的土地就不够种了,光种地种不出那么多粮食,也无法养活那么多人,到时候天下到处充斥着破产的农民,天下就会大乱。等咱们再举起反旗,斗上个几十年,十室九空,等人们打累了,打得疲倦了,咱们再统一天下,恢复太平盛世。这是一个中华文明的传统怪圈,这也是咱们华夏一族的宿命。”
颜约道“陛下这和兴商重商又有何关系?陛下,请赎臣愚钝,不解陛下之意!”
就连孔抚也惶恐不安的道“陛下所言,臣闻所未闻,敢请指正!”
冉明知道,这些大臣已经是很给他面子了。错非之前冉明一直摆出来的就是重商兴商的姿态,一副一定要把工商业庞大的规模。“这个问题实在是,这个问题太敏感了。”
冉明非常清楚,兴商重商已经上升到了意识形态的高度。
对于颜约和孔抚的提问,冉明提出了让人意外的答案。冉明道“百姓纳税,朝廷就要保证他们的利益。百姓和国家社稷的关系,更像一个契约,如果朝廷不能保证百姓的利益,最终会被百姓们抛弃,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如今我大魏税收八成半都是由商人或商业获得的,商人付出了大量的税收,朕自然要保证他们的利益。咱们之前,所有的税收都取自农民,那么重农自无不可。可是现在税收大部分皆取自商业,重商既无不可。”
颜约道“可陛下,那商人重利轻义,岂可等同视之?”
“重利轻义?”冉明毫无迟疑的道“商人重利,然却执着初一,君可见那些商号,何以自毁信用?或是缺斤短两?或是欺负童叟?没有吧?要按事实上说起来,朕也是一个商人,朕在华夏商盟以及魏国皇家银行中持有大量股份。”
孔抚却壮着胆子道“陛下这是与民争利!”
“哈哈!”听到这话冉明笑出了眼泪“好一句与民争利,朕记得孔府可是拥有四座纺织厂,七家印染厂,三家造纸厂,二十二个榨油厂,光孔府名下的工匠就多达一万三千人,难道孔府没有与民争利?”
听到这话,孔抚没有敢反驳。虽然明面上孔府从来没有直系子弟经营这些商号,可是他们都是采取隐晦的作法,把各个工厂聘请了非孔氏的职业经理,孔氏据有股权,却没有直接经营。这话可不能拿到明面上说,因为孔抚今天不认这个帐,冉明明天就可以把这些商号以商业竟争的方式,彻底吞并。
与民争利事实上一直是儒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