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4章(1 / 3)

昌化冶炼区的兴建时间几乎是与本地的港口和人口聚居区同步开始,并且与石碌矿场做到了几乎同步投产。随着历年来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位于县城正北和东北的生产区逐步扩充,面积已经比县城本身还大得多。在这个区域里除了大大小小的冶炼工坊之外,还有生产各种金属制品的加工厂等许许多多的配套机构,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化产业链。

比如距离运煤港口最近的一处生产场所,便是专门将煤炭制成焦炭的炼焦厂,其产出的焦炭是钢铁冶炼和铸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甚至占到了其生产成本的近半比例。每个月运抵本地的大量煤炭,有大约一半左右都会先在这里制成焦炭,然后再作下一步的使用。

如何将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至千度高温,经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那自然是一项需要讲求细节的技术活,在一线生产岗位的也必然都是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不过炼焦厂进出的生产物资数量极大,所以这里也配备了大量负责搬运工作,只要身体健全即可的纯劳动力。

虽然这份工作的劳动强度很大,但因为没什么技术含量,所以搬运工们的收入其实很低。而已经加入海汉国籍的民众,大多都能找到收入更高更为稳定的工作,所以愿意干搬运的几乎都是尚未入籍的新移民或者来自岛上内陆地区的黎苗山民。

也正是因为这种比较特殊的人员构成情况,造成了很多人是以打短工的形式在这里从事搬运工作,导致官方对于流动人口的管控也相对较为粗略,远不如冶炼工坊那边的军事管制手段来得严格。

薛正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情况,认为可以安排人从这个渠道混入炼焦厂,再借着搬运工的身份掩护由炼焦厂进入冶炼工坊,相对就会容易得多。而且这相比在官方车队行进路线上设伏拦截,行动难度也会小得多,有更大的机会接近目标人物。

“要大伙儿冒充工坊的匠人可能会有破绽,但要假扮成搬运工,这总难不住各位吧?”薛正不失时机地鼓动着手下这帮人的情绪:“朝鲜人总不会坐在马车里参观,只要他们下了车,就能有近身的机会!各位都是个中高手,就不用薛某班门弄斧教大家怎么动手了。再提醒一下各位,上边对刺杀朝鲜世子所给的封赏,首功是黄金千两,有了这笔钱,后半辈子也不用再干这刀口舔血的营生了!!”

参加这个行动的人虽然分属不同的几个阵营,但说白了都是冲着钱来卖命的,特别是针对李溰的悬赏达到了千两黄金之巨,很难有人能对这个数目的钱财保持镇定。虽然这对众人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但听到薛正再次提及这个充满诱惑力的数目,众人的呼吸也不禁随之变得急促了。

在这种时候,没人会在乎朝鲜世子是否处在层层保护之中,自己发动攻击得手的几率又会有多大。为了得到这笔巨款,他们每个人都拥有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勇气,哪怕朝鲜世子身边有千军万马护着,当下也会被他们直接无视掉。

薛正对于这样的气氛非常满意,没有了卢翁那种质疑自己决策的内鬼,内部的气氛就好多了,他所需要的就是这帮人完全的服从和不计后果的行动力,哪怕人手不多,但他知道己方的优势就在于可以攻其不备,海汉人应该料想不到会有这么一支刺杀小队一直在暗中盯着朝鲜这一行人。至于那些由海汉官方采取的安保措施,薛正认为全都是例行公事吓唬普通人的套路,并没有做出任何针对他们这群人的特殊部署。

当然了,这些安保措施究竟只是做样子的套路,还是真正有效的防卫手段,那恐怕只有等到他们动手后才能亲身验证了。而不论是薛正还是他指挥的这帮人,他们当下并不想去深入考虑这个问题,因为那样除了会让他们生出更多的顾忌之外,其实起不到什么实际的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