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交通和通信都极为不便的年代,要策划和安排一个团队的长途出行,就必须得在多个部门之间进行反复协调,这可以说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程,准备工作所需的时间很可能会跟实际行程差不多。而海汉有专门制定的行动预案和良好的沟通机制,大大地缩减了准备阶段耗费的时间,仅仅两三天的工夫便能完成从策划行程到实际出行的全部过程。
这种高效率运作的能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最初就是为了满足海汉高官们临时出差的需要。有时候他们得去到三亚之外的地区去处理一些公务,但如果要先等上十天半月才能安排好行程,那大概黄花菜都凉了。所以制定快速出行的预案就势在必行了,然后外交部在对海汉高官的出行预案加以修改完善之后,便将其用于外国政要人物的参观考察行程安排了。
当然了,即便是海汉有行动预案和相应的经验,这样略显仓促的准备时间也还是不免会有一些不够周全的地方。比如朝鲜这边的出行人数就得限制在八人以内,不然担当出行任务的这艘客船上将很难同时安置下双方的官方人员了。此外这个行程虽然是朝鲜人自己选的,但途中各地的参观考察项目基本上是通用模式,不管谁来都是看这些项目,也来不及为了李溰去真正量身打造考察内容。
除了这些出行安排方面的问题之外,安保工作其实也会因为这种仓促而存在着一些隐患。由于是临时安排的任务,类似随行人员及当地参与接待工作的人员,往往也都是临时征调组织,在人员的筛选审核环节就会比较粗糙了,也很难让行程安排做到完全保密。
如果是海汉高官出行,自会启动另一套更为严密的机制,来保障重要人物的人身安全,不过朝鲜国一向不在南方活动,南海这边似乎也没人会对朝鲜世子不利,所以安保的标准也就是按平时接待外国政要的基本水平执行,并没有作什么特别的部署。
而且话说回来,海汉官方也不见得会主动对此事保密。朝鲜世子千里迢迢来海汉国参观考察,这只要稍作加工便是极好的宣传材料,相关部门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宣传部门的进度几乎是与外交部不相上下,在宋永安把行程方案交上去之前就确定了会派出一名官员和一名时报记者全程随行,以便能在第一时间对李溰的行程进行记录,然后把稿子用电报发回三亚,这样就可以在这期间发行的报纸上同步报道这趟行程,保证其最大的时效性。
李溰在使馆里悠哉游哉研究海汉读物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因为这趟临时决定下来的行程,有多少部门和相关人等都一下子进入到了高速运转当中,为隔天即将出发的安排做准备。虽然随行人员可能就百十来号人,但因此而需调动和配合出行计划的人员至少是随行人员数倍之多。
相对而言,朝鲜使馆这边的准备工作就简单多了,基本上他们只需要备好这趟行程的换洗衣物和个人物品就够了,其他的事情几乎都不用操心。吃住行海汉全部包干,除非他们对海汉的安排不够满意,要自掏腰包享受更好的待遇——这种可能性对经费紧张的朝鲜人来说当然是微乎其微。
至于海汉要求朝鲜方面的出行人数限制在八人以下,李溰倒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毕竟出钱的是海汉,以其精明程度自然不会在无关紧要的随从人员身上花费太多。他自己与李希肯定要占去两个名额,剩下的六个名额,两人几句话便议定了结果——两名武装护卫,四名照料起居的随从。
这规模小得可怜的考察团队自然很难有什么威风可言,不过海汉各相关部门都会派出官员全程陪同,也算是稍稍弥补了仪仗方面的不足。
“这次行程虽然没有海汉高官陪同,但海汉各个部门派出的随行官员这么多,也足见其诚意了。”
翌日一早,李溰便看到了海汉外交部送来的行程安排,上面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