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对老伴儿说:“你把着门,可能鬼魂已走了,鸡都叫三遍了。我出去看看二材,可能又跟他那恶女人干仗了。”
“唉!没良心的恶女人,死了才好!”
周二材正站在门口叫骂,见周老汉出来,委屈地说:“大叔,这日子也没啥过头了,阿宝他妈天天吵闹,我老母也被逼住进了村牲口屋过日子。这样的女人死了才好。刚才她醒来就吵,我受了她几年气,没骂过她,我受不了,就跟她吵了起来,她说她要跳洄河,哼,怕死鬼,存心吓唬我。死了才有点儿脸皮。”
周老汉一听,大叫“不好”,赶紧向午渡桥奔去。
此时,天已大亮,周老汉穿过老桃树林,只见午渡桥上站满了人,他拨开人群一看,只见周二材的媳妇躺在桥上,肚子撑得鼓鼓的,嘴唇紧闭,紫得象死猪肝,浑身上下湿淋淋的,她已咽气了。
人们议论纷纷,心软的掉泪,心硬的仍在谩骂:“恶媳妇,罪有应得。”
周二材伤心地流下眼泪。周老汉安慰他说:“二材,你好歹还有个仔儿接后,别太难过了,人死不会再复活了。”二材挑擦眼泪:“我不为这贱女人哭。唉,她好歹是阿宝他妈呀,阿宝才二岁呀!”
周老汉此时很是内疚,说道:“二材,你也知道月梅的为人,以后阿宝的衣服让月梅包了,接你母亲回来住吧。你要不嫌弃,阿宝就认我做干爷爷吧!”
“多谢大叔了。”
此时,月梅与丈夫领着阿宝赶来了,听了公公的话,点了点头,爱抚地摸着阿宝的额头,强忍住打转儿的眼泪。
周老汉知道,这本是月梅的灾,而鬼魂却转到二材家另找了替身。周老汉深感愧疚,他特地在洄河桥头立了一块碑,请人写上:七月五日晚上,河鬼出水,路人小心。
当时知道真情的人只有三个,而现在不知咋的,全乡人几乎都知道了。
(二)
相传早先年间,地狱的头头不叫阎王。
那时天上有玉帝,人间有皇帝,地狱有狱帝。
那么阎王的来历又是呢?
古时有个村庄叫太平庄,太平庄里住特很多勤芳善良的村民,其中有一个叫阎五的人,为人心地善良,人缘又好。 这天狱帝查生死簿,阎五的阳寿到了,于是便派了秃头鬼,来抓阎五。
秃头鬼来到人间,找不到阎五,便向一位老汉打听阎五住在哪里,老汉见他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便问了几句,“你是谁,找阎五什么事?”
秃头鬼便对老汉说了来由,老汉想,阎五为人这么好,我得想办法救他,便骗走了秃头鬼,自己跑到阎五家,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对阎五说了,还帮助阎五想出了个巧妙的办法,阎五拿了一个葫芦飘,扣在老汉的头上,弄了点黑狗毛,在瓢上扎一个眼插上这些黑狗毛。
这时秃头鬼找到了阎五的住处,一见到阎五便说:“阎五你的阳寿到了,快跟我走。”
阎五说,“好吧!不过等我把他的头发栽完咱就走。”
老汉尖着嗓子也在央求:“您行行好吧,阎五在阳间就是管我头发的。我的头发栽不完怎么办呢,死了还得变个秃头鬼呀。”
秃头鬼一听心里想:唉呀!我怎么不知阳间还有会栽头发的,要是我那时也栽上头发,不就省得在阳间阴间都受歧视了吗。想到这里,他大声叫道:“不行,不行,要么先给我栽。”
阎五说:“好,先给你栽。”老汉则不太情愿的样子走了。阎五便给秃头鬼栽起“头发”来了。
再说狱帝左等阎五不到,右等秃头鬼不回,忙又派了两个鬼卒去抓阎五。一个是红眼鬼,一个是罗锅鬼。他俩也象秃头鬼一样打听着阎五的住处,又被两个青年人知道了,忙跑来告诉了阎五,他们又一起想个办法。
一个青年装着是红眼病,另一个青年装成罗锅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