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的部下,实际上对李洪这个都指挥使并不感冒,大头兵听信家丁的话,而家丁只忠于自己的长官。
等他们各自的长官一死,谁还管什么清不清君侧,抢就完了,杀就完了,趁乱多捞点好处才是正事儿。
而作为陕西都司实际上的二把手,邵士彦先和李正争权夺利,而非一齐谋事的选择,也是卫所军直到勇卫营大举入城还没有形成战斗力的主要原因。
卫所糜烂,不只是军户怠战,也有绝大部分武将根本不知兵事,怕死贪财的原因。
等到邵士彦转头过来打算聚拢卫所兵的时候,发觉已经完了。
卫所军本就毫无纪律可言,卫所武将们虽然因为利益受损而临时聚在一起,但并非是铁板一块。
他们至今,互相矛盾极深,大乱一起,所想的永远是保存自身实力,趁乱捞取好处。
各卫所武将们将令不一,城中大乱,一时之偶间,竟也都不能约束自己全部的部下。
将不知兵,兵不认将。现在大明腹地,这些平日养尊处优的卫所武将们能力之低下,更是李洪这个都指挥使始料未及的事。
邵士彦就连自己部下的几千兵马都不能在短时间内全部聚齐,更别提其余的卫所武将了。
最后,只能迫不得已带着二百余名家丁,临时拉上千八百个卫所兵凑数,去迎击入城的勇卫营骑兵。
邵士彦的卫所军除了二百余名家丁以外,其余人毫无战斗能力,结果毫无悬念,被勇卫营骑兵一次冲锋直接击溃,四散而逃。
相比于抵抗勇卫营,卫所兵们更对抢掠百姓和商铺更有兴趣。
这次兵变,实则是一出卫所老派武将不甘心放权而演出的闹剧,更加证明卫所制度糜烂,以及朱由校先前政策的正确。
兵变一起,先前卫所武将们无数次的商谈和计划,一瞬间全都化为乌有,计划得再周密,无人去真正执行,最后不过也只是一厢情愿。
他们都高估了各自部下的凝聚力,战时根本没有几名卫所武将有能力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他们所能管辖的,无非是各自蓄养的精锐家丁而已。
卫所军户平日受尽了上官们的欺压,在这种时候,多是阳奉阴违,大部分人都是只管抢掠一番,遇见勇卫营的大旗,便兵败如山倒。
陈策率领勇卫营骑兵,自从入城,便一路势如破竹,根本没有遇见乱军有效的抵抗。
勇卫营官兵们越杀越勇,在意识到卫所军孱弱的战斗力以后,很快将这些乱兵视作白捡的军功。
现在西安城中的场景,和以往的辽东何其相似。
披挂着精甲的勇卫营兵士,一个人追着个卫所乱兵,杀了这个,再砍翻那个。
就算是眼看着身边的同伴被杀死,还活着的卫所兵也只有趁机起身逃跑的力气,毫无抵抗之心。
还有一些卫所兵走投无路,迫不得已选择抵抗的,但也往往是被勇卫营一番砍杀或铳炮击溃。
兵变开始后仅半个时辰,躲在房屋内的西安百姓,便能在城中各处听见卫所乱兵恐惧凄厉的哭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