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后来还是被b收购了,这是后话。
直到1986年秋,英国zf在b仍然持有32的股份,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是保守dang的首相铁娘子,正在全力推进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以撒切尔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力图重塑英国。
作为医治“英国病”的一剂良方,国有企业全面实施私有化,所以,财政部通知b时任董事长沃尔特斯,决定出售全部zf所持股份。
这次出售与1977年工党卡拉汉zf卖股救财政所急有着根本的不同,对zf来说,钱不是最重要的,改制才是最重要的。
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负责人建议zf,“由于这次拿到市场上出售的股票数额相当巨大,创造了该交易所交易最大的纪录,因此可以分三次在三年内完成出售,以免造成股市的震荡。”
可是zf不接受,还是执意要一次卖光,英国zf显然没有估计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们大概没有注意到美国zf依据反垄断法案,在处理杜邦持股通用汽车一案上的谨慎做法,杜邦在通用汽车的股份按计划用了很多年才陆续出售掉。1987年,b全部国有股上市交易,zf方面最后只象征性的保留了18股权,但最后也都出售了。
因为数额巨大,伦敦股市随即暴跌,作为补救,zf安排英国银行购买了部分股票。
b董事长沃尔特斯警告交易所,大批股票有可能落入外国资本之手,这是无论英国zf和b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沃尔特斯的预警很快就变为现实,海湾国家科威特自从完成石油工业国有化十多年之后,积累了庞大的外汇收益,以这笔收益作为资本金,建立了科威特国家投资局。
财大气粗的该局购买了英国财政部出售的b股票的13,也就是b公司10的股权。
英国zf劝说科威特当局不要再增持了,可是在一周的时间里,该局控制的股权依次上升到15、18直至22。
在这期间,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联合美国能源部长帕金森会晤了科威特外交部长哈里发,用两个大国的命令口气要求科威特收手,可是科威特当局置若罔闻,该出手时还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