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一开始就知道军方在外骨骼机器人的采购量上不会太多,所以瞄准的市场是制造企业和医疗康复市场,毕竟当初他自己研制这套外骨骼机器人主要是为谭雅做康复用的。
现在华兴科技集团公司已经撬开了这些市场,而且获得了不菲的收益,而且现在外骨骼的机器人的成本也是在持续地下降,杨杰对此还是颇为满意的。
虽然外骨骼机器人技术部门在商业化上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但是其他的机器人研发部门研制的好几款仿生机器人在商业化上却是显得步履蹒跚,到现在还是无法投入使用,不过这中间倒是产生了很多的技术专利。
仿生机器人部门主要研制的有四足机器人和两足机器人以及攀爬机器人和跳跃机器人、仿生手臂机器人、管道机器人、飞行机器人等数十种,可谓是五花八门。
杨杰也知道很多技术先一开始是不知道用到什么地方,但是做出产品后总能寻找到产品能用到什么具体的场景里面,所以也是持续不断地给技术团队拨付研发经费。
在四足机器人技术部门,杨杰也是见到了技术部门开发的“电骡”机器人,这个技术产品其实是受到了波士顿动力公司为鹰酱研发大狗这种机器人启发后启动的项目。
看到眼前这个一人多高,体型很大,像极了一头趴在地上的骡子一般的机器人,杨杰也是问着身边的韩建宁:“这款电骡现在进展到什么地步了?”
“现在这款四足机器人已经可以做到负重220公斤,行进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4公里,可以和人员奔跑速度一致,而且具有动态平衡技术,即使遭到外部力量的撞击也可以保持平衡,而且也可以适应许多崎岖的地形。”
韩建宁说道:“现在我们准备为为这款机器人加装一套机械手臂,让机器人倒地之后能够再次爬起来的技术,之前测试的时候这款机器人在侧翻后就很难再爬起来,因为机器人体型太大,而且很重,至少需要几个人才能将它给翻过来,这样即使在碰到机器人翻倒在地后的情况后机器人也能自己摆脱困境。”
“另外我们还会为电骡加装一套绳索牵引装置,这样即使在很陡峭的高原地带也能完成攀爬的任务。”
这款电骡机器人第一版其实也是被军方拿到高原地带进行了测试了两年,也是暴露出很多的问题,现在机器人研究院方面也是根据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在进行改进。”
第一版电骡出来后杨杰就主动地将这款机器人送到了环境恶劣的高原地带进行测试,而且是交给戍守边疆的部队进行试用测试。
像高原高寒地区这种地形非常复杂而且条件恶劣的环境也只有在内有,杨杰研制这种大型的负重机器人就是奔着这种使用场景去的。
高原和平原是不一样的,在车辆上不去的情况下的一些岗哨,只能是依靠马匹来进行物资的运输和骑乘,不过这些军马的负重能力还是不够的,而且每天能够行走的距离也是有限,毕竟这些战马每天放养的时间也是很长的,不过高原官兵还是非常倚重的,虽然养马的成本其实也是不小的开支。
部队组建的骑兵部队光是养马的费用也是不低的,每年光是养马的费用要到5到10万以内,数百匹战马每年的开支也是不小的。
川藏军区方面跟华兴防务集团公司之间的合作是很紧密的,华兴防务集团公司在电骡机器人的基础版上也是打造出了步兵班组的战术工具平台,这种战术平台可不仅仅只是用来运输物资,更可以作为火力伴随平台。
华兴防务集团公司在机器人研究院的基础平台上为电骡加装了遥控机关枪和榴弹发射器,并且为电骡加装了轻型防弹护甲。
虽然第一版电骡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但是军方对这种可以在静悄悄地伴随步兵部队在崎岖地区行动火力打击的武器平台是非常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