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的普及教育下,世人发现了一种现象:只要你上学堂念书,学习了算数,能认识一些字,都能够在社会中混得不错。甚至!还不需要服兵役。
有一技之长的人,服兵役上战场的机会都会少一些。不服兵役不上战场的话,死亡的可能性就更小。
还有!上过学堂的人,更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别人的需要。
这个社会!太需要算数和识字的人了。
这个社会!太需要有思想觉悟的人了。
所以!在孔子创办私学的模式下,普及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已经被世人接受。办私学的人多了起来,愿意上学的人也多了起来。而且!愿意交学费的人也多了起来。
但是!穷苦人家的娃上学,还是喜欢欠学费的。他们只交首付,剩下的,以后慢慢支付。
穷苦人一般是说话算话的,不会拖欠学费。除非!实在是没有钱。而拖欠学费的人,都是那些奸诈的人。
有钱的贵族,不是不舍得给学费,而是觉得自己给了就吃亏了。能拖着不给最后不需要给了,那不是自己赚的、省的?
自从孔子不再过问学堂的事,把学堂全盘交给乐歌后,乐歌就对收费方面作了一些硬性规定,不再含含糊糊。首付必须多少,以后每年必须付多少。你家要是穷得实在是交不起学费,那么!你家的娃也就无缘念书。
念书不仅要交学费,还有生活费。念书的娃,等于是一个白吃饭的。如果不念书的话?不仅不需要别人养活他,他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甚至还能养活别人。
最起码!可以在家里做饭、照顾弟弟妹妹,减轻爹娘长辈的负担。
所以!乐歌作出硬性规定:你家实在是供不给一个学生娃,也只能遗憾了。
先生要是不收学费的话?那么先生怎么生活?靠什么来维持生活以及把学堂运营下去。
运营了几十年的私学,已经走上规范化,不再是孔子创办私学初期那样模糊不清。随着私学越来越多,生源变得也相对稳定起来。
以前的时候!有时生源很多,有时没有生源。现在不一样了,上学的人多了,私学也相应地多了。在收费方面,大致都是差不多的。所以!生源都会选择就近的私学上学。
现在的学堂里,学生数量相对稳定。教书先生也相对稳定。
现在的学堂里,已经无须从学生中挑选代课老师了,乐歌的儿孙多,孙子都成年了都做了先生。所以!学堂里,基本上没有了代课老师。只有固定的老师,这些固定的老师大多是以前先生的儿孙,有那种代代相传的感觉。
现在的学堂,自从孔子周游列国开始,就已经变成乐歌的私学。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几乎带走了他所有的追随者。那些没有跟随他走的人,因为担心、害怕受到牵连,也都离开了学堂。
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基本上就变成了乐歌的私学。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孔子的大学教的是他孔子的儒家思想,而乐歌教的大学则相反!他教的思想品德课是老子的道家思想。
因为思想观念的不同,私学的方向也就改变了。那些信仰孔子的人,都不愿意再跟随乐歌上大学。而那些道家的追随者,才愿意留下来继续读“乐歌大学”。
在基础教育方面,孔子私学与乐歌私学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教学生“六艺”。道家也讲“礼”,礼是一种社会规范。但是!只讲清楚礼的来源和作用,而不拘泥于礼。
道家见面也行礼,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违逆,不另类。表面随和,内心有自己的准则。
总之一句话:学堂还是那个学堂,孔子创办时期的学堂。但是!思想观念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