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尽职尽责不要在意结果(2 / 2)

孔门学渣 我说那个谁 1141 字 3个月前

》在周文王那里得到了正确地诠释。周文王是谁?不用我多介绍了吧?他是周朝的开拓者、奠基者。所以!在周朝早期,流行过一段时间。后来!《易》学走向了偏激的一面,往纯占卜方面发展了,背离了正常的思维模式。从而!开始衰落下来……”

说起《易》,老子的话就多了起来。不知不觉间,渡船从黄河北岸返回来了。

由于孔子之前没有研读过《易》,所以!对老子的讲解,他是不甚理解。但是!他很感兴趣。

遗憾地是!在之后的年月里,孔子一直忙于“周礼”的研究和推广,没有去研读《易》。再则!他的手头上,也没有《易》方面的书籍。从而!错过了研读的机会。

因此!后来才有了“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感叹。

老子与孔子站在黄河渡口边说话的时候,方忠、南宫敬叔以及老子的车夫,就站在两人的身后。两人的说话,他们都听见了。

老子的车夫,其实也是老子的弟子。

对于老子的道,他是懂得的。因为懂得了老子的道,他才追随老子,给老子当了车夫。他不是别人,正是陪伴老子最后走出函谷关去隐居的那牵青牛的人。

名为童子,实为周天子派给老子的护卫。

作为老子的护卫,可以想象,武功是相当地厉害。可自从跟随老子学道后,武功已经不再是生存的唯一手段。

方忠、南宫敬叔两人,虽然还没有成年,可他们的智商搁在那里。他们对老子的教导,都铭记在心。

渡船过来了,孔子依依不舍地拜别老子,上了渡船。

临别之时,自然是再次跪拜。

方忠、南宫敬叔两人,也都跪在孔子身后两侧,给先生磕头。

老子站在渡口上,直到渡船到了北岸,孔子三人上了马车才离开。他也不知道:他的话能不能对孔子起作用?反正!他尽力了!

没有办法!他与孔子相处的时间太短,无法彻底地让孔子理解并接受他的道学。但愿!孔子能够理解“殊途同归”这个道理!

是啊!不管你如何治理社会问题,目的都是一样地:都不过是为了活着,为了更好地活着。

生存!活着!才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地追求。一切都不过是为了生存、为了活着而已!为了活得更好一些而已!

你克己复礼也好,恢复周制也罢,都不过是为了大家更好地活着,为了有一个没有战乱的年代。

孔门学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