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将军你糊涂啊。”方选故作痛心疾首地说道,“端的是因小失大了。”
“先生何出此言?”
“虽说养寇自重,确实可以得些常例钱,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方选语重心长道,
“此地匪患愈发猖獗,行商避之不及,渐渐就都前往他处了,届时又该向谁收钱去?”
“先生所言极是,只是……”宋廉沉吟起来。
“没有只是!宋将军尽管捉拿逃匪,只要将此地匪患清除干净,到时候多的是钱可以赚,可绝不止这几钱银子。”方选又开始了画饼。
“只是没了山贼,行商如何肯交钱保平安?”宋廉疑惑道。
“尽管按我说的做,绝不会有错的。”方选沉声道。
他本不想解释,因为他觉得,对方一介莽夫,大字都不识得几个,真的很难理解经济学理论。
以这帮兵痞认识,有山贼则行商交钱,那么无贼就收不到钱,自然是有贼更好。但这只是着眼目前的利益,却没有长远的打算。
他们的行为是在竭泽而渔。
在山贼和官兵的双重压榨下,行商成本不断增加,利润不断减少,商人最终只能用脚投票,选择其他更好的商路,那样的话,常例钱只会越来越少。
收钱少了,官兵自然不满,必然增加敲诈力度,这又会加快行商的流失,进而陷入恶性循环。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正确的方法只有一个,剿除匪患,提供安全的环境,吸引更多客商来此。只要人多了就,有的是法子挣钱,到时候再用这些钱继续搞建设,吸引更多人前来,黄土城自然也就繁荣起来了。
这是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听起来很简单,但想要和农耕时代的文盲掰扯清楚,还得费一番功夫。
斟酌片刻后,方选耐着性子,将上述内容细细讲解了一遍,最后才问道:“宋将军,可懂了?”
一番话下来,宋廉有些晕头转向,但好歹摸清了方选的意思,参考对方之前的赫赫战绩,觉得这次自然也不会有错,于是连连点头:“末将一定照办!”
“这才对嘛。”方选终于露出了微笑。
眼见即将天亮,队伍也逐渐靠近黄土城,方选指了指队伍道,“今日的功劳,宋将军看该如何分配?”
他的意思很明显,剿匪虽然算不上大功一件,但是二百多个俘虏以及大量缴获的物资,这是两大块肥肉,最好是提前商量好分赃细则。
既然宋廉已经参与进来,自然是要分一杯羹的。
不过他也知道,这是方选有意提携自己,于是急忙拱手道:“末将只是从旁协助,首功还得是先生,至于该如何分配,自然全凭先生吩咐。”
“好。”方选点点头,喝停队伍,进行了一番瓜分。
车队近二十辆牛车,其中将近一半是方选一开始带来的物资,此时将之自组一队,由王马二人带着收拢的百余新兵,随队先行回乌山。
剩余的物资,则和所有俘虏一起,交给宋廉去邀功。
“这可如何使得。”宋廉急忙推辞。
虽然方选是反对买卖人口和奴隶制的,但想要突然改变规则,着实是不可能。
以目前大西国的制度,俘虏大多是送去做奴隶,通常可以换十两银子左右一个,二百余人可是一笔巨款。
城主得了这么大一批人,自然少不得一番赏赐。加上还有大约十车的缴获物资,按照惯例,都是要拿来赏赐参与行动的军士的。
方选这么一分,就是是要让出了大部分利益给宋廉和他的手下,一方面是收买他们,另一方面则是让他们手头可以阔绰点,剿灭残匪自然也会更有动力。
“宋将军不必客气。”方选道,“只要诸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