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的后援,可是,自从上回在楚州走火入魔之后,他愈发不敢这样和叶文暄想到一起去。
“大话而已,人心哪那么好振奋。”吟儿板着脸,想,这当儿,林阡也不可能随便来个以一敌万,何况,要想民众安心,不是一次个人英雄就可以治本的,更需要民众自己参与进胜仗、尝到甜头……忽然眼前一亮“咦……”
正待要把自己想到的计策说出口,发现旁人已经想到了——叶适身边一个文人开口说“发挥南兵所长、砍营劫寨。老师可组织敢死队,人不宜多、但一定要精、五脏俱全,其中既有官军义军,又有市井悍少、民间勇士。如若不来,重赏招来。一旦金军临近,军民配合夜袭,次数多了,必然振奋鼓舞,民众不会只想着逃。”
“实战中,盟王盟主出些高手。参与夜袭的悍民也不会有太大危险。”冷飘零补充。
“倒是好计策。”吟儿笑逐颜开,这样一来,林阡临战时不仅没有后顾之忧,反而还有了无比坚实的后盾,南宋多的是钱,也本该多的是人。吟儿打量了那个出谋划策的文人几眼,想来应该是叶适的得意门生。
重教兴学的叶适,和朱熹一样的桃李满天下,此番抵御金军,或给他在长江江面布防,或帮他支招砍营劫寨,更有甚者,便是叶文暄这般的王佐之才,提出若然能够安定民众,便可教民众经营“屯田”,耕其旧业而复其所常安,守其旧庐而忘其所畏。
吟儿心服口服连连点头,谢峰也重新把自己听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不言谢。
叶文暄回看林阡仍然沉思,问“胜南,这‘以江北守江,兵民共守’,是否还有不妥之处?”
“确有不妥。兵民共守,必须先劫营砍寨,然而这部分民众,逃离前必然焚家,江北已无所驻足,恐不能成大功;日后若然有更多民众驻留,对他们指导屯田之前,更需要基寨将他们安置。”林阡说着说着,叶适脸色渐渐变了,听到最后几句,将林阡邀入舱内边听边走,吟儿等人却和冷飘零一样被侍卫们阻在了舱外、有一种林阡被叶适和叶文暄拐走的错觉“这……”
“应是说到了世伯的心坎上吧。”冷飘零笑起来。
舱内,叶适迫不及待地摊开一张地图,移灯来给林阡看,动作之迅速,精神之充沛,哪像个老病?
“我与伯父有一个想法,在江北建立堡坞。”叶文暄说,“正是你所说的基寨。”
林阡点头,看了地图片刻,说“定山、石跋、瓜步。”
“胜南与我不谋而合。定山,离江仅三里,可屏蔽靖安;石跋,近在江津,可屏蔽采石;瓜步,屏蔽东阳、下蜀,西护历阳,东连仪真。三堡缓急应援,首尾联络,确实可以形成守江防线。”叶文暄笑着对叶适说,“各堡可戍守少至百余、多至万人,再加敢死兵士千人,劫寨、烧粮、冲锋搏击之用。”
“如此,不仅可收留江北民众,也给过江之兵落脚点,一则使南岸守兵勇往直前,二则使江中舟师有接应之利,三则利于海船入江而决死斗,四则利于舟中甲士战斗。如果敌人发兵攻击堡坞,由于三堡离江较近,我军以战舰海船在江中攻击敌军,使敌人腹背受敌。”林阡点头,却知道这想法离现实还有一段差距,“然而,建立堡坞所需人力物力财力,不计其数。”
“这倒不必顾虑。我会奏请朝廷拨钱、发粮、军器;况且若兴此役,流民必多应募,以工代赈,既修堡坞,又集流民,一举两得。”叶适捋须而笑。
“还有一点,为防金国奸细鱼目混珠,在安集流民之时,希望叶大人能将居民户口、姓名、帐册调查清楚,申报朝廷时更加务必慎重。”林阡吃一堑长一智,不能再教青鸾战狼有机可乘。
“出了什么事?”叶适问。
“朝堂高层有金国细作,几乎到了无所不知、无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