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锁定为非此即彼的“元凶王爷”,因曾经毒害金帝妄图篡位而罪无可赦。
沂蒙之战,仙卿为夔王将所有情节都预测精准:卫王为向金帝表忠太过心急、朝着林匪“自戕式”乱打;金帝不想这么快就宽赦曹王府、会把大金的零散群雄(简称十八诸侯)聚拢、共打林阡却被清扫殆尽;好在,期间被通缉的曹王府定会在暗处无私出手帮忙,加上林阡为了红袄寨能稳定、会沿用陇右七战的“温水煮大金”策略,所以局势不会真的垮……果然夔王一枝独秀,在青潍挑起大梁。
可仙卿却忽略了细节,整个环节第一个有动作的是卫王,是卫王第一个朝着林匪激烈求死,那脓包这么做看上去一点破绽都没有,那狼子实际上算盘打得比谁都细致:夔王为了避嫌、一定会紧跟着我用类似战法;金帝会找借口启用完颜匡之流挡住曹王府的复燃机会;曹王府会花招百出地中和情势,林匪将找托词调慢速度;尔后,夔王锋芒毕露……
夔王府策略并不如卫王府详细。另外还有个最大的不同,夔王临阵气急败坏去找谋士问,得到“合乎预测”才喘口气;卫王不需要找谋士,卫王府的谋主就是卫王自己。
“卫王那夯货!败这么快!我只能暂且陪他一起惨!”当时夔王受不了卫王这头猪……跳出时空的桎梏,呵呵,谁陪谁?
仙卿安慰夔王,没关系,正好可以轻松躲过金帝的猜忌和林阡对大金精英的温水煮杀式打击……夔王以为自己“借卫王轻松躲过”、带着高手们无损退出沂蒙、可以到别处去厚积薄发;殊不知,是卫王挟持他轻松躲过。
“‘卫王夔王败太快’已经给金帝心中造成了难以修复的‘我没你曹王就不能打吗’”的创伤,夔王您要做的,就是抢在圣上正待修复创伤的时候,取代曹王。”“等到了青潍以后,才好放开实力、展现用途、不留给曹王任何机会、并逐渐将您的傀儡卫王架空。那时候,就算圣上猜忌元凶是王爷,却因为王爷完全规避了野心而没有真凭实据,最关键的是,到青潍后圣上无人可用,只能依靠最强的您了。”卫王要做的,何尝不是?只不过卫王等得起,可以等到曹王死后。
不像夔王,忽略了仙卿话里最主要的“逐渐”二字。
夔王不是个急性子,为什么没忍住?一出沂蒙就火速掏出家底,才到密州就押上一辈子积攒的大半个天火岛?
不就是因为卫王那“夯货”“脓包”带节奏!?由于一直都把卫王用挡箭牌,沂蒙之战夔王必须与卫王统一步调,卫王却自戕得比预期惨烈、一下子就打乱了夔王的节奏,虽然在仙卿的劝导下稳住阵脚,可夔王本人出现过害怕暴露的惊慌,到青潍才会竭尽所能表现、而不是有条不紊拿出状态。
卫王要的就是夔王“锋芒毕露后,欲速则不达”。
初始状态就是错,夔王府虽然因为实力强劲的关系确实闪亮过,却只能一步步走向失败的结局——夔王府在泰安谋红袄时就有消耗,沂蒙为压曹王府而分心,青潍胶西对林阡羊入虎口,密州遭林阡泰山压卵,沂水之后这口气就提不上了,莒县金帝露出机谋、空降小曹王时,夔王终于按捺不住由暗转明,甚至押上全部豪赌一场……赌徒结局,众叛亲离。
值得一提的是,“卫王大军的激烈求死和兵败如山倒,不仅妨碍了夔王对节奏的拿捏,也堵了林阡温水煮大金的路,林阡费尽心思,也只能借口‘南宋大旱,飞蝗遮天,食浙西豆粟皆尽’将李君前、慕容茯苓一部分兵马移开从而收敛了些许战力。”那部分剧情需要林阡的配合,卫王之所以有底气,是因为自己在江南各地都有耳目,早已知道有“蝗灾”,林阡要找托词回归温水煮杀之策太容易。当时夔王因为意想不到的蝗灾给自己解围,以为自己山穷水尽也能柳暗花明,笑说自己是个有信仰的人。谁曾想他这听天由命的信仰,却是卫王再三论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