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毫无回应(1 / 2)

她对办事员的几句话引起了上级的关注,从而迅速解决了营业执照的问题。

对于胡元彬而言,这既是一份允许营业的重要文件,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他明白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利益关系。

但对周乔来说,最重要的只是能够按时开业。至于其他的问题,她已经顾不上考虑太多了。

周勇暂时放下手中的装修工作,跑到袁德宏父母的家里帮忙。

袁大娘一见他就笑得合不拢嘴:“那老头子还说你不会来了呢,我就知道你不是那种没良心的人。小周啊,你的店什么时候开业呀?”

周勇一边卖力地打扫着屋子,一边回答:“就在这个月24号开张,我外甥女说要办个剪彩仪式,我想请您和袁厂长来指导一下,真的多亏了袁厂长我们才能拿到这个店面!”

袁大娘拍胸脯保证,一定要让袁德宏参加这个“剪彩”仪式。她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真会玩花样,以前店铺开业放挂鞭炮就挺热闹的,现在还要搞什么剪彩,真是新鲜。

袁德宏接到母亲的通知,心里有些不愿意。他不明白自己一个国营大厂的副厂长为什么要去一个小服装店的开业仪式上露面。

国棉三厂与服装店之间没有业务往来,再说自己的单位规模那么大,而周勇的小店加起来可能都不到两万资产。

但袁大娘坚持说不去就是不孝顺,最终袁德宏只能勉强答应。

周勇并不想通过袁德宏去对付丁利珍,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到那一步。

他只是想找人打听一些消息,那个帮过他的线人也在国棉系统里,不过是另一个厂的。

当听说他在调查丁利珍时,对方笑了:

“讨厌丁利珍的人可不少,但想扳倒她可不是容易的事。”

丁利珍原本也是车间里的女工,后来靠婆家的关系升为干部。

她的性格因此发生了变化,变得喜欢打压别人,拉帮结派,对那些奉承她的人格外优待,即使这些人业务能力不强也能得到好处。

对于不喜欢她的人,丁利珍则把他们排挤到一边。

这次国棉三厂有十套房子分给职工,丁利珍却只拿了两套给自己,而不顾及其他急切需要改善居住条件的人。

在国棉三厂,对丁利珍不满的声音不在少数,其中郑忠福就是一位老职工。

1954年,20岁的他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凤城,在这里度过了30年的职业生涯。郑忠福和他的妻子在凤城生儿育女,安家立业。

然而,家庭负担沉重,他有四个孩子,三个儿子还在家里住,大家挤在一个小房子里。

尽管大儿子已经在工厂工作,但厂里并没有给他分配住房,因为单身男青年通常排在后面。

老郑家的情况十分棘手。因为没有足够的住房,大儿子的婚事一直悬而未决;听说他有三个儿子,每次介绍对象都没有成功。

眼看着儿子们从活泼变得沉默寡言,笑容也渐渐消失,老郑心急如焚。

更糟糕的是,老郑的岳母最近身体不好,其他子女不愿意照顾,只好由老郑的妻子带回了家。

原本就狭小的空间现在挤进了六个人,而且都是成年人,其中还包括一位长期卧床的病人。居住条件异常紧张。

老郑向工厂反映了家庭的困境,希望能够换到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房子,哪怕只是两个房间和一个厅,这样一家六口也能住得下。

他强调自己过去从未抱怨过,即便早年家里挤着六个大人和孩子,他也默默承受。

但现在孩子们长大了,老人又病了,实在难以继续这样生活下去。

老郑的要求合情合理,毕竟在那个年代生四个孩子并不违反政策。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