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壮观的长安未央宫内,汉武帝刘彻正端坐在御案之后,他手中握着一卷竹简,双眼微眯,全神贯注地观看着上面的文字。
此刻,在他面前的御案之上,整齐地摆放着一堆堆厚重的竹简。
时光悄然流转,刘彻终于缓缓放下手中的竹简,并轻轻揉了揉因长时间阅读而略显酸痛的手腕。
他抬起头,思绪已飘向远方。
沉默片刻后,他突然开口问道:“此次征剿匈奴之战,长安城的勋贵府邸里是否都有人随军出征?”
这句话仿佛打破了殿内的宁静,让周围的空气也变得似乎凝重起来。
众人皆知,刘彻对于眼下这场战争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而他此刻的询问,更是显示出他对各家勋贵的关注与期待。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将影响到这些家族在朝廷中的地位和皇帝的信任。
空旷的大殿廊柱后,一个内侍打扮的人,轻步急行,跪在御案之前,拱手施了一礼,“启禀陛下,各勋贵府上都有人出征。”
汉武帝刘彻沉思片刻,“馆陶公主府上也有人出征吗?”
“回陛下,据说是堂邑侯的二公子陈蟜,奉父命出征。”
“陈蟜吗?”汉武帝刘彻轻声自语。
这个人他知道,皇后阿娇的幼弟,只是不知道具体年龄几何。随后,他开口询问道:“他今年十几了?”
“回陛下,陈蟜今年十五岁。”
听到这话,汉武帝刘彻微微皱起眉头,沉思片刻后,继续问道:“那堂邑侯陈午今年春秋几何?”
跪在地上的内侍赶紧回答道:“回陛下,堂邑侯陈午今年三十有八。”
汉武帝刘彻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鄙夷,“贪生怕死之辈!”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让人能感受到了皇帝的愤怒。
御案前跪着的内侍,头低得更低了,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此时的汉武帝刘彻,手扶着御案,脸上面无表情,眼神却深邃而冷冽。
他深知战争的残酷和危险,如果那些勋贵子弟们因贪生怕死都躲在后方,那么前线的将士们又怎能奋勇杀敌呢?
“传旨下去,各勋贵府上出征的人,必须亲临前锋第一线。否则违令者斩!”
“喏!”内侍急忙应道,然后迅速起身离去。
希望那些勋贵的子弟们,能够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勇气和价值。未央宫里又暂时恢复了平静。
此时,将屯将军王恢正身处营帐之中,他全神贯注地整理着繁杂的军务,一丝不苟地做着出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这次马邑设伏围剿匈奴人的计划,乃是由他亲自向皇帝刘彻进献的大计,并得到了刘彻的全力支持与认可。
尽管主和派御史大夫韩安国以及丞相田蚡等人对这一计划持强烈的反对态度,但他们的声音并未能阻止朝议的通过。
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和质疑声,王恢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坚信这场战斗将会给大汉朝和他个人都将带来巨大的利益和荣耀。
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必须全力以赴地打赢这场战争。
在这个关键时刻,任何疏忽或失误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他对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精心安排,尽可能做到不出丝毫的差错。
随着出征日期的临近,王恢愈发忙碌起来。然而,无论多么繁忙劳累,他的眼神始终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报——”一声拉长的呼喊打破了营帐内的繁忙氛围。一名亲兵快步走了进来,躬身抱拳一礼,“启禀将军,营门外有一人求见,自称是来自馆陶公主府的陈蟜,专程前来军营报到。”
听到这个消息,正在案前埋头处理军务的将屯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