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刘备跳槽(1 / 2)

在战场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之际,陶谦亲自率领一众官员出城慰劳田楷军。他的步伐虽因年岁而略显蹒跚,但眼中却透露出对将士们的感激与敬重。

“田将军,此次击退曹操,多亏了你与刘备将军的英勇奋战,我特来城外慰劳各位将士!”

田楷抱拳回:“陶使君过奖了,末将只是尽忠职守,不敢居功。”

陶谦目光转向刘备。此时,刘备身披铠甲,手持长枪,显得格外骁勇。他的身边,是一千余名亲兵,他们忠诚可靠,是刘备的得力助手。还有一些乌丸杂胡骑兵,他们擅长骑射,为刘备增添了不少战斗力。更令人瞩目的是,刘备还组织了数千名饥民,他们虽然衣衫褴褛,但眼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陶谦心中暗自思忖。

“这刘备,果然名不虚传,看他指挥军队,调度有方,又能得士兵之心,实在是不凡。在这乱世之中,能遇到这样的英才,实属难得。”

“他麾下的亲兵和乌丸杂胡骑兵,虽然人数不多,但战斗力惊人,再加上他组织的数千名饥民,这等组织能力,非同小可。或许,他就是我抵御外敌,保一方平安的关键人物。”

“将四千名扬州丹杨兵调拨给他,是否过于草率?这些兵力可是吴景、孙贲应袁术之请派来援助的,若是袁术问起,我该如何交代?不过,眼下形势危急,曹操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我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来应对。”

“罢了,刘备此人值得信赖,他的能力和仁德我都看在眼里。与其让这些兵力闲置,不如交给刘备,让他发挥更大的作用。我相信,他不会让我失望。”

“刘将军,您骁勇善战,率领亲兵和乌丸杂胡骑兵,组织饥民共抗曹贼,实乃我辈楷模。我见您军容整齐,心生敬意,特将四千名扬州丹杨兵调拨给您,以助您一臂之力。”

“如此厚爱,备感激不尽!我愿跟随陶公,共谋大业!”

刘备见兵眼开,心中大喜。没想到此次作战,不仅能得到陶公的赏识,还能获得如此丰厚的兵力支持。四千名扬州丹杨兵,这可是精锐之师,有了他们,在这乱世中的立足之本将更加稳固。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公孙瓒授予他的平原相职务,投靠了陶谦。

陶谦见刘备如此决断,心中更是欣慰,随即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命他屯驻小沛。小沛地处豫州东北部边界,与兖州仅隔十公里,这片土地的收复,无疑是陶谦与刘备联军在击退曹操后的一大胜利果实。刘备在此屯兵,不仅巩固了边疆,也为将来可能的战事做好了准备。

陶谦目送刘备离去,心中暗自祈祷。

“希望我的选择是对的,希望刘备能够成为我徐州的屏障,共同抵御外敌,保我百姓安宁。我已年迈,能在这乱世中找到一位可靠的盟友,也算是上天对我的眷顾了。刘备啊,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刘备出任豫州刺史,尽管只掌控小沛周围的一小块土地,却标志着他正式成为一方诸侯,事业迈上了新台阶。这一切,离不开陶谦的提携。

在公孙瓒与袁绍反目后,刘备成为了袁绍的对头,参与了界桥、巨马水等战役,又被派往青州协助公孙家族经营“环渤海帝国”。

尽管在军事上并无显着成就,但在政治上,刘备始终稳固如山。

他驻守的平原,位于青、冀、幽三州交会的战略要地,却从未遭受袁绍军的攻击。这足以看出,刘备虽追随公孙瓒,却始终给自己留有后路,不主动军事对抗袁绍,而是寻求合作。

陶谦、袁术、公孙瓒集团连连受挫。在此背景下,年过六旬的陶谦急需在政治上寻找出路。刘备这位政坛上的不倒翁,他的加入对陶谦来说,无疑是一大助力。刘备的加入,不仅为陶谦提供了新的政治选择,也为他带来了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