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码头回家属院,一般都是直接出了码头往右转,途径水库,岛上老乡们的生产队,以及学校,再拐个弯,就到了家属院。
这也是当初顾兆接姜琴和孩子们来家属院时走的路。
听到王娟的话,开拖拉机的老乡都一愣。
“那条路乱的很。”
他提醒了一句。
连带着坐在拖拉机后车斗上的姜燕妮和郑金凤也都看过来,眼神里有明显的好奇。
的确乱,却不是她们以为的那种“乱”。
王娟心里既然打定了主意,就不会轻易更改。
她拍拍小姑子的手臂安抚她:“没事,刘叔的意思是说,走那条路会经过菜站肉站和供销社,人也多,味道也比较杂,不比走另一条路清净。”
这也是大部分人都往右走的原因之一。
大家都是来随军或者是探亲的,就算是要熟悉去供销社或者是菜站的路,以后也有的是机会,干什么要带着一身的疲惫,还有各种行李,去人前现眼。
但郑金凤和姜燕妮刚好就是来现眼的呀!
郑金凤是是想着能尽快能给军嫂们展示一下自己的年轻貌美,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自己想嫁一个前途无量的部队干部的心愿能成的概率,可不就更大了。
而姜燕妮则是刚经历了一番被郑金凤“艳压”的小挫败,她现在急需他人的眼光和赞美,来让自己恢复自信,更何况,还有供销社。
她垂下眼眸,摸了摸自己身侧的小包。
她不知道姜琴具体是什么时候出事的,又是因为什么出事的,更不知道前世取代了姜琴的女人是谁,靠的又是什么。
所以只能靠她自己的经验来让增加自己胜利的把握。
她想来想去,姜琴的几个孩子都还小,只要能在这一年里,把那几个孩子的心给笼络住,那等姜琴出事了,她这个现成的小姨子摆在这里,可不就是取代姜琴,照顾好这些孩子的最佳人选!
只可惜,她从家里走得匆忙。
她妈是打着让她避避风头的想法,才松口让她过来,又怕她一个人在路上不好拿,除了几套换洗衣服和惯用的生活用品,就给了点钱和票。
现在过去供销社,刚好能当着大家的面,给姜琴那几个孩子买点吃的用的,也方便营造她好小姨的形象。
心里这么打算着,对去供销社一趟就更殷切了。
不管两个人各自是什么想法,但看着王娟的眼神都是殷殷期盼的。
王娟也能理解小姑娘对去供销社的期盼,笑笑道:“正好让你们认认路,往后不管是买菜还是去供销社买东西,都不怕不认路了。”
既然付钱的人坚持,那刘叔也不多劝了。
手下一动,启动了拖拉机。
伴随着响亮的“吭哧吭哧”的声音,拖拉机向前缓缓驶去。
王娟说的没错。
走左边这条路,的确要经过菜站肉站,还有一大早刚收摊不久的海鲜摊子。
虽然这些摊子都管理严格,不会占据了主路。
但不管是海鲜,还是肉菜,杂糅到一起,味道总是不大好闻的。
姜燕妮和郑金凤都不是海边长大的人,对海鲜的味道也闻不大惯,一时间,都是皱着眉捂着鼻子,强行忍着。
王娟是早就习惯了。
味道再不好闻,想到这些鱼虾做出来的美味,也就能忍了。
她摸了摸身边儿子的脑袋,让刘叔把拖拉机停下,也没下车,就坐在车斗里,对着路边一个准备要收摊的渔民开口道:“叔,你这剩下的那点小黄鱼和蛤蜊,是准备带回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