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这是什么情况?(2 / 3)

立刻吸引了店里的经理注意,他立刻将叶川请到店后方。没一会儿工夫,就有两名店员分三次抱了一大堆瓷器放到他面前。

“**,这么多!”

叶川心中暗惊,幸好没有把所有的康熙朝瓷器也都一起打包,初步估量大约有五十多个。

“同志,您好,我是珍宝斋的经理,我姓安。我们店里所有的康熙朝官窑瓷器都在这儿了,一共有62件。”

叶川点头道:“谢谢,安经理,让我先看一看。”

珍宝斋的经理姓安,年纪约莫五十出头,一看就颇有资深掌柜的风范。说罢,安经理恭敬地站在叶川身旁,一句话也没说,就连门口坐着的老人也跟进来了。

“小安,这是什么情况?”

安经理小声回道:“姚大爷,这位同志刚刚买下了店里所有的雍正朝瓷器。”

“所有的?” 姚大爷显然不敢相信,追问。

他在琉璃厂打拼了几十年,从以前做小厮,到新中国成立后看守这里,没见过这么阔绰的顾客。特别是自1950年后,尽管店里一直有官窑瓷器在售,且近年还因公私合营而打折销售,来询问的人不少,实际购买的屈指可数。最多也就是一次性买走三个瓷器的那种老顾客,像今天叶川一下子买下一个时期的,简直闻所未闻。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五十多件瓷器各具特色,包含着盘子、碗以及花瓶。大多保存得很好。然而,店里的店员工作较为粗糙,有些瓷碗边角受损,还有些瓶身上留下了细微划痕,多少损害了一些收藏的价值。

“小伙子,你刚才是买了17个雍正朝的官窑瓷器吗?”姚大爷走上前来问。

叶川点点头。他不清楚这老者是谁,基于安全考虑没说什么过多的信息。

“你买这么多有什么用途?是用来送人的吗?”

叶川依旧简单点点头;比起直说自己喜好这种可能会引起非议的说法,说成是给别人的确能糊弄过去。

姚大爷见状也不再多嘴。人老了也就懂得哪些事儿让人反感。于是也不再多追问私人的问题。

叶川在那些六十件瓷器中,挑选了品相、釉质与珍稀性以及收藏价值最好的三十只花瓶。然后说道:“同志,这三十件请帮我打包,并送到胡同口的吉普车那儿吧!”

店员早已习以为常,惊讶不已地点点头,接着召集其余人员一起打包那三十件瓷器。

看到叶川挑选出来的瓷器,姚大爷和安经理都不禁一愣,随后彼此对视了一眼,眼神中皆露出惊讶之色。

两人都对店内的瓷器非常熟悉,深知康熙朝这62件瓷器各自的优缺点。而叶川所选中的恰好是这62件中最佳的30件,另外32件或多或少都有些瑕疵:有的品相不佳,有的釉色有问题,有的数量太多,有的器型较为罕见。

而叶川挑选出来的这些则毫无这些问题,在现今的盛世市场上,这30件官窑瓷器绝对是备受瞩目的佳品。

在古玩界有其独特的规矩,尽管他们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却没有上前追问,而是默默地看着叶川。

这个年轻人看起来二十岁出头,衣着朴素,眉清目秀,文质彬彬。刚才他请伙计将瓷器送至吉普车的情景让他们猜测这年轻人大概率是哪位领导的司机,或者正是刚离开的那位长者本人。也许是那位长者对瓷器产生了兴趣,派遣年轻人返回购藏。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年轻人的眼光之精准令他们佩服不已。在这一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安经理和姚大爷,面对一堆陌生瓷器,要想在短时间内区分出其中的精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这位年轻人仅花了十几分钟便选出最有价值的30件瓷器,没有一件遗漏,这份眼力即便在全国范围内恐怕也找不出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