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基于姜月舒接连在大队农事上做出的突出贡献,大队长代表整个生产大队奖励了姜月舒十块钱。
至此,一场表彰大会完美结束,姜月舒名利双收。
除了那些顽固分子外,杏花村其他人看向姜月舒的视线都如同看福星一般,热闹地想和她多说几句话。
姜月舒笑着一一推辞了,言说自己还有事要处理。
大队长一听这话,瞬间就想起了先前从农机站离开时刘技术员塞给她的几本书,立马一脸严肃地劝走了想要攀关系的村民。
“好了,各位乡亲父老,二丫今天忙一天了,回去要休息还要学习,你们都散了吧,不要打扰她。”
可不是么,二丫如今可是他们大队的稀罕物,累着谁也不能累到她。
毕竟大队长还指望着姜月舒以后再多多为他们大队争取点这样的福利呢!
——
有了刘技术员的特意关照,理论实际兼顾,背后又有冯爷爷的指点,姜月舒于器械一道理解极快,平日里遇到的一些机械设备故障,几乎自己就能处理好。
有了上次李队长专门给姜月舒开的扬名大会,周边几个村子都知道了此事。
不知何时起,流言悄悄变了个样子。
大家都在说,杏花村的这位女同志修理水平特别高,几乎都可以和农机站的技术员相媲美了,人家啥都会修,拖拉机、收割机一修一个好,关键人还特别好。
在某一次赶集日时,她顺手帮一个路过的叔伯修好了半路掉链子的自行车后,这种呼声达到了极点。
大家都信了,姜月舒啥都会修,甚至杏花村的人都这样认为。
一时间,来找姜月舒修理东西的人越来越多。
什么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大摆钟的,修什么的都有。
对此,姜月舒表示,给钱就好。
她还要养着不少人呢,买什么不要钱,免费修暂时是不可能的。
想到一直因为成分问题只能偷偷摸摸学习的谢清源,姜月舒当场应下村民的请求,说可以试一试,便让众人把东西放下离开了。
等人走光了,姜月舒才叫来了谢清源,关上了院子大门,开始让谢清源亲自动手实践起来。
姜月舒经验丰富,大多是先在自己手里过一遍,觉得问题不大便直接抛给了谢清源让他自己修。
剩下的才是姜月舒要修理的,遇到不会的她当晚就会跑去牛棚请教,第二天就能把东西修好。
找姜月舒修理东西的人也都识趣,并没有想着占人便宜,除了乖乖交了修理费外,还会偶尔抓一把新鲜的菜、拎几条小鱼送过来。
毕竟说实在的,镇上虽然有修理铺,但那里修个东西磨磨唧唧的,态度还特别不好。
往往是周一送过去让修,人让排队等着,他们起码得等到下下周一才能拿到东西,还得全程好声好气地求着人。
费钱费时间,还来回折腾人,手艺也就那样,还不如找二丫呢。
等谢清源掌握得差不多后,姜月舒就把一些简单的维修活计都交给了他练手,也算是抓壮丁了。
至于她自己还有别的事情要忙,先前镇上农机站里的刘技术员给她的那两本书吃透之后,刘技术员便总邀请着人去修理器械。
两人相处得有些久了,刘技术员才和她透了个底,上面有意想要给他调到县里农机局去,但镇上农机站空出来一个位置。
李站长的意思是,他要尽快带出来一个接手的人员。
本来他是准备从农机站里的其他技术员里面挑出来一个的,但实在是赶巧碰上了姜月舒,还把站里其他技术员都修不好的收割机给修好了。
两人经过那一番交谈后,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