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沐猴而冠权宦死(1 / 2)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

限的本义,是界限、限制。在这里既可以视为天使与魔鬼的界限,也可以视作身躯与双腿的界限,也就是腰。

夤,本义是攀附、连接。在这里既可以视为清廉与贪污的攀附之处,也可以看作身体的连接部位,也就是背脊。

我们理解了这两个字,就可以读通艮卦的九三爻辞了。

诱惑加深,欲望膨胀,双腿已忍不住向前迈出,天使和魔鬼已只在一念之间。

有个小品讲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既然湿了鞋,那就洗个脚。既然洗了脚,不如洗个澡。

古往今来的贪官,质变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第一次吃请,第一次说情,第一次收礼……于是防线逐渐崩溃,积小贪为巨贪,最终走上不归路。

第一次,就是清廉和贪污的界限。看到满桌钱财珠宝,哪怕忍不住抬脚走上前去,被晃花了眼,只要最后忍住不弯腰,不伸手,不突破最后的界限,就还是让人尊敬的清官。

官员洁身自好,关键在于毫不犹豫地守住界限,坚决顶住第一次。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不知不觉堕入深渊,再回头已百年身。

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我们需要作大量的心理建设来说服自己,这个过程极其艰难。

好比一个愤怒到失去理智的人,突然拿起菜刀冲了上去。他的腰被朋友死死抱住,却依然骂骂咧咧朝前冲,他怒火中烧,大口喘着粗气,为了摆脱朋友的束缚,他剧烈挣扎之下,导致背部肌肉拉伤。

从守法者到杀人犯,就只差这一刀砍下去。往前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千钧一发的危险啊!

控制欲望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所以说君子慎独,不欺暗室,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

王振显然不具备这样的修养和品质。他一边公然自诩周公,一边以权谋私、横行不法。他能不能在最后关头悬崖勒马呢?

在明朝对麓川用兵的时候,蒙古瓦剌部落趁机控制了身为元室后裔的蒙古鞑靼部,进而侵占原属明朝疆域的关西七卫和兀良哈三卫,其范围东起辽东、朝鲜,西至甘肃、西域。

鞑靼大汗脱脱不花,以及所谓的“太师淮王”瓦剌部首领也先,先后遣使与明朝展开朝贡贸易和大同马市。

使团人数从数百人,增加到二千四百余人,这已相同于一支成建制的部队了。

使团呼啸来去,沿途扰乱官民治安,甚至还违反禁令私下交易武器。这使得明英宗不得不调整政策,规定凡交易弓箭武器者处死。

公元1449年,麓川之役刚刚结束的第二年,蒙古人找了一个不是借口的借口兴兵南下。

鞑靼、瓦剌大军兵分四路,其中瓦剌首领也先入侵大同,鞑靼大汗脱脱不花入侵辽东,另有两路分别入侵宣府(今河北张家口宣化区)和甘州(今甘肃张掖)。

消息传到京城,对军事一窍不通的王振以为有了冒领边功、流芳青史的机会,于是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恰好明英宗也希望象明成祖一样,深入漠北建立赫赫武功。

君臣二人一拍即合。

他们以为打仗是过家家,但其他大臣知道分寸。

吏部尚书王直、兵部尚书邝埜(ye)、兵部侍郎于谦等人率群臣力谏,他们列举多条理由说明皇帝不宜草率亲征。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明军准备不充分,皇帝亲征则不能及时接收四方急务,最重要的是不利于皇帝个人安全。

然而在王振的蛊惑下,明英宗一意孤行。他命弟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师,率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发。随行人员除了王振以外,还有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及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一百多名文武官员。

这是一支战前观光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