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井已经修好了。我们不要遮盖住井口,将其据为己有。清冽甘甜的井水,要让更多人饮用。
一般来说,井口要加个盖子为好。防止脏东西掉进去,污染了井水。用个轻便的盖子就好,也不要上锁。周围邻居喝到你打出来的井水,会感激你。
有才能要展现出来,不要敝帚自珍。取得了成功要帮助人,要带动大家互助互利,不要自私自利。我们这么做,我们就有公心,有公德。
中国人讲传承,讲仁爱,讲推己及人,所以说圣人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以高尚的品德成为天下楷模。
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为国家和时代建立伟大功业。
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创立流传后世的学说或理论。
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三不朽,成为垂范后世的圣人。怎么办?我们可以立小德、立小功、立小言。
时不时想一想,我们的言行举止是否愿意让自家的孩子看到听到。如果某种行为羞于让他们看到,某种言论羞于让他们听到,不要去做,不要去说。这是立小德,作自己家孩子的榜样。
待人、处事、工作的时候,也想一想自己的父母、爱人和孩子,能否让他们衣食无忧,生活幸福。这是立小功,让自己的家更加美满、幸福、和谐。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必强求出人头地,但务必要让他们有正确的三观,扎实的人生和坚定的信念。这是立小言,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个不被人小瞧的人。
就这么持之以恒,代代家风相传,我们的家族,我们的后人一定会出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陈友谅(1320年—1363年)与张士诚相比,几乎是两个极端。
张士诚善守,其徐如林,不动如山;陈友谅善攻,其疾如风,侵掠如火。
张士诚薄徭缓役,善待百姓;陈友谅则横征暴敛,兵役繁重。
作为元末两大失败的枭雄,后世对待他们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江苏苏州至今都在纪念张士诚。而陈友谅的故乡沔城(今湖北仙桃),虽有故居、遗址以为历史见证,却是烟火萧瑟,少人问津。
陈友谅出身渔夫家庭,祖辈本姓谢。因爷爷入赘陈家做了赘婿,于是后代改姓了陈。他少年时代念过几年书,粗通文墨,因此曾经当过元朝县吏。
徐寿辉在罗田天堂寨起兵后,陈友谅前来投靠,在其部将倪文俊帐下作了一个掌簿佐吏。
徐寿辉本是一个布贩子,往来蕲州、黄州之间,生意做得相当不错,人缘也很好。以他衣食无忧的家庭条件,未必有多强烈的起义造反意图。
但架不住他朋友众多,而且相貌出众。
黄州府邹家岗(今湖北黄冈红安县七里坪镇)的打铁匠邹普胜就是他的好朋友。
刘福通在颍州起义之后,邹普胜也想打着白莲教的旗号造反。因为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于是他打算找一个体态雄伟的人物,以应弥勒佛降生下凡的教义。
恰好有一天,徐寿辉带着十斤精铁来找他打造一把锄头。邹普胜顿时眼前一亮,这小子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太合适了。
在元朝禁止汉人使用铁制农具的前提下,徐寿辉带着十斤铁来打锄头,恐怕多多少少也有些图谋不轨,只不过不好说出口。
他说不出口的话,邹普胜帮他说出来了。
徐寿辉一进来,就大马金刀坐在用来打铁的铁砧。邹普胜便说他前天晚上做一个梦,梦见有一条黄龙盘在他的铁砧上,如今看来,徐寿辉便是那条黄龙,有天子之相。
他一番忽悠之后总结陈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