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郭威黄袍加身(1 / 2)

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悔恨消失,与同宗之人一起吃肉,往前进没有灾难?

当一族之人在一起饮酒吃肉,亲密无间,相互支持之时,向着既定目标前进,会有什么阻碍呢?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我们有了一个凝聚力极强的团队,无论什么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吧!

刘知远(895年—948年)也是沙陀族人,而且还是一位上门女婿,受尽人间冷眼,所以在契丹灭后晋之后,他毫无心理压力地向耶律德光奉表投降,在被其称为儿子时也甘之若饴。但是,当他敏锐地发现契丹朝政混乱,无力占据中原时,同样毫无心理压力地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政权。

他对待契丹的态度比石重贵更加强硬,下诏将境内的契丹人一律处死,同时严令禁止再为契丹人搜刮民间财物,并慰劳各地武装抗辽的老百姓。

如此一来,后晋旧臣纷纷归附,天下归心,而契丹则在中原百姓的抗击下被迫北撤。

刘知远把握住时机,采纳枢密副使郭威的建议,由汾水挥兵南下,进取河南,很快攻占洛阳和汴京,随后招降驻守魏州的杜重威,一举平定中原。

人心齐,泰山移。刘知远把握民心,团结了所有能团结的力量,于是很快打败了看似不可战胜的契丹铁骑,收复了旧山河。

这个赘婿出身的帝王,一直在努力改变自身命运,他本应有更大作为,只可惜天妒英才,公元948年正月,因长子刘承训无端暴毙,刘知远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过度,病重而亡。

临终前,他向史弘肇、王章、苏逢吉、郭威四人托孤,并授意他们除掉反复无常的杜重威。刘知远驾崩后,托孤大臣们秘不发丧,诱杀杜重威和他的三个儿子,随后拥立后汉隐帝刘承佑继位。

刘承佑年幼登基,威望不足,朝廷群臣同心协力的局面很快被打破。辅政大臣们蔑视少帝而互相攻讦,却不料刘承佑是个狠人。

他眼见大权旁落,居然发动政变,史弘肇、王章等三位重臣及其家属,又派使者前往魏州诛杀郭威。

郭威被逼造反。公元950年11月,郭威以“清君侧”的名义率兵渡河,奏请刘承佑诛杀奸臣。而刘承佑则将郭威所有在京家属全部斩杀,连他还在襁褓中的儿子也没有放过。

郭威率军星夜兼程抵达汴京城下,在七里坡大败后汉军。刘承佑仓惶出逃途中为部将所弑。郭威严禁士兵掠夺京城,进宫觐见李太后,声称拥立刘氏宗室、武宁(今江苏徐州)节度使刘赟为帝,并敦请太后临朝听政。

待京城秩序恢复,刘汉宗室情绪稳定下来,城外忽有快马来报契丹大军南下犯边。郭威奉太后之命领兵出城北上,途经澶州(今河南濮阳县)时士兵哗变,为郭威黄袍加身。郭威无奈返回汴京,请太后授监国之职,掌握国政。

另一边,从武宁匆匆赶来的刘赟,在路上被袭杀。

公元951年2月13日,郭威正式称帝,国号大周,定都汴京,史称后周。

澶州兵变,黄袍加身,郭威篡位的这套流程,被麾下一员小将赵匡胤完完整整看在眼里。

是的,当年的香孩儿赵匡胤已经长大了。其父赵弘殷认识到文武为立身之本,专门请先生教赵匡胤学习文化知识,但是他忘记了基因的强大。

赵匡胤出身军人世家,从小就养成了嫉恶如仇的强横个性。后汉刚刚建国,赵匡胤便离家出走,打算从军入伍,建功立业。他先是南下复州(今湖北天门)去找赵弘殷的老同事、复州防御使王彦超,王彦超热情款待了这位世侄,然后送给他一些盘缠。赵匡胤又跑到随州(今湖北随州)准备投军,结果和随州刺史董宗本的儿子闹了一些矛盾。

随后他辗转燕赵、三秦大地,最终果断投奔了郭威 。郭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