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在南方狩猎时前途不明,遇到了大的野兽。不可操之过急,坚持。
唐武宗崇道,和他的先辈一样长期服食金丹以求长生,结果导致性情变得急躁,喜怒无常,不久病情加重,口不能言。
公元846年,唐武宗驾崩。他有五个儿子,但登基即位的却是唐宣宗李忱(810年7月-859年9月)。
唐宣宗这个皇帝似是意外得来,又似是命中注定。
他的生母是孝明皇后郑氏,润州(今江苏镇江)人,生有大贵之相。
她年轻时,有相师告诉镇海节度使李锜,郑氏将来能生下天子。李锜闻言大喜,将她纳为侍妾。李锜谋反失败后,郑氏以叛臣家属身份被没入宫庭,成为侍奉郭贵妃的一个小宫女。
也就是说,她是一个戴罪在身、没有公民权的奴婢。
郭贵妃是郭子仪的孙女,是唐宪宗的妃子,还是唐穆宗李恒的生母,地位很高贵,但似乎对身份卑微的郑氏不错。
唐宪宗对郑氏也很不错,不久后临幸了她,并生下了李忱。
生下龙子的郑氏生活有所改善,但她一直得体的保持低调。这当然是对的,以她的家世和身份,但凡稍微跳一点,立刻会被碾压得连骨头都不剩。
因为生母的身份,李忱一直很分裂。在宫外人眼中,他是皇帝的儿子,龙子龙孙,地位高贵;但在宫中尤其是众皇子眼中,他不过是一个奴婢生的孩子,而已。
多谢他母亲的言传身教,李忱从小就懂得韬光养晦。
他小时候曾梦见乘龙上天。当他把这个梦告诉母亲时,母亲再三叮嘱他,千万不能把这个梦说给第三个人听。
渐渐地,李忱养成了沉默寡言的习惯,以至于所有人都认为他不太聪明。但他的异母兄长唐穆宗却很看好他,说这孩子是咱家的英明人物,封其为光王。而郑氏因此成了光王太妃。
唐穆宗死后,李忱更加藏而不露。唐武宗为人豪气,瞧不起木讷的李怡,所以他在位之时,李忱甚至奏请落发为僧,避居江南。
唐武宗崩后,根据李唐宗法,李忱几乎不可能当上皇帝。
唐穆宗有子嗣,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也各有子嗣,从顺位上排,李忱至少要排到二十名之后去。
但中晚唐的帝位传承很奇怪,立不立皇太子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宦官点头才算。
按照惯例,他们要挑一个好拿捏的软柿子当皇帝,于是看起来不太聪明而且长期游走江湖的李忱被神策军中尉马元贽等人拥立为皇帝。
我们的唐宣宗去了一趟南方,虽然是做和尚而不是狩猎,却得到了一个大大的意外收获,从形同流放的破落王爷,摇身一变成了坐北朝南的大行皇帝。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不要操之过急,在困境中坚持而隐忍待机,兴许会迎来新的大机遇。
唐宣宗上台,让两个重要人物极度不适。
其中一个是郭太后。
唐宣宗以庶夺嫡坐上龙椅,意味着郭太后一支失去了继承李唐大统的机会。而且,她还不得不与自己当年的侍女平起平坐,想想就颇让人郁闷。
另外,郭太后不是唐宣宗的亲奶奶,所以得到的待遇再好,总感觉不如以前几位亲孙子好。当然她的待遇确实已不如以前。
这是有原因的。
当时宫中的太后有很多,除了太皇太后郭氏、郑太后以外,还有唐文宗的生母积庆萧太后。唐宣宗一个人要同时照顾三位太后,哪里忙得过来?更何况无论如何,他对自己的生母郑太后总是要好些。此为人之常情,怪不得谁。
但郭太皇太后心里却有些憋屈,一来二去难免就和郑太后之间闹出些小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