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二人一起罢相。继任者是中书令张九龄和侍中裴耀卿。两年后,李林甫官拜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正式登位宰相。
李林甫似乎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
《诗经》中有篇名“杕(di)杜”,意为赤棠树单独生长,形容人孤立无援。作为封建官僚,李林甫居然不认识这个字,读成杖杜。
又有一次,他的表兄弟太常少卿姜度喜得贵子。古人常将生子称为弄璋,寓有执璋为王侯的美好愿望。李林甫致信庆贺,写成“闻有弄獐之庆”,贻笑大方。
如此才疏学浅之人,为何连续干了十九年宰相屹立不倒呢?
因为他擅长欺上以讼德,又善于罔下而立威。
正值秋收季节,在洛阳呆腻了的唐玄宗打算返回长安,宰相裴耀卿以御驾西行可能耽误农时为由,劝谏唐玄宗等到冬季再回京。李林甫廷议时不发一言,私下却对唐玄宗说:长安、洛阳是陛下的东西二宫,您在两宫之间往来还需要选择时间吗?如果担心耽误秋收,免除沿途州县的租税就是。
唐玄宗闻言龙颜大悦,当日便命人安排回京事宜。
为禁绝言路,让皇帝安心享受富贵生活。李林甫召集谏官,以仪仗马一旦嘶鸣便会被剔除的故事,奉劝他们要顺从圣意,不要发表谏论。据说,朝廷谏官再无人敢直言进谏,韩休之辈从此成为绝响。唐玄宗大约不再郁郁不乐以致变瘦。
继续阅读
唐玄宗曾下诏广求天下士子才人。李林甫于是大张旗鼓,令各郡县长官甄选人才送到京师,由尚书省策试后再推荐给皇帝。一番操作下来,最终竟无一人合格,据说诗圣杜甫也参加了此次全国选拔,结果抱憾而归。
李林甫居然欣然向唐玄宗道贺,称在明君治下野无遗贤。
这个马屁当真拍得沉着痛快。
在李林甫小心翼翼地伺候下,唐玄宗心情越来越愉悦。而且,这个体贴入微善解人意的宰相,看起来还非常低调不贪名利。
因早年担任过国子司业,李林甫当上宰相后,国子监生们决定为他在国子监都堂前树碑。有一次,国子监奠祭先圣先师之时,百官云集。李林甫见到这块石碑后大怒,声色俱厉喝道:“我有什么功劳,让人为我立碑?”
这块碑被连夜磨去文字扔至郊野。
但这位容止和善、言语动听,表面功夫做足的宰相,却是一个嫉贤妒能的阴险小人,对凡是有可能威胁他相位的重臣,他必想方设法阴谋构陷,除之而后快。世人称其“口有蜜,腹有剑”。
他震慑安禄山就像耍小孩一样,简直是信手拈来。
安禄山仗着皇帝宠信,起初并未把李林甫放在眼里,到他府上拜访时神色非常傲慢。李林甫也不生气,当着他的面召见了王鉷。王鉷与安禄山同为御史大夫,权势极大,但在李林甫面前却恭恭敬敬,言行卑切。
安禄山见状,也忍不住变得恭敬起来。
更可怕的是,李林甫与安禄山交谈的时候,总能迅速猜中其心思并抢先说出来。这恐怖的读心术让安禄山惊惧不已,坐立不安,即使时值数九寒冬依然汗流浃背。
从此,满朝文武公卿,安禄山全然不惧,却独独忌惮一个被世人讥为不学无术的李林甫。
我们能说李林甫没有本事吗?他若真没有两把刷子,岂能稳坐相位二十年!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在蜀中曾与给事中裴士淹点评自己用过的宰相。他评价宋璟是沽名卖直之人,又说李林甫妒贤嫉能,无人能比。
裴士淹不解问道:既然如此,陛下为何还让他当这么久的宰相?
唐玄宗沉默。
跟着姓名学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