阉割过的猪的牙齿一样,失去了锐气和杀气。这对年轻的拓跋珪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
在后燕太子慕容宝率军出征之前,老迈的慕容垂便已卧病在床。拓跋珪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战机。
他率军后撤至河西,与后燕大军隔黄河对峙,同时暗派骑兵堵截燕军与后燕都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的信息道路,使慕容宝失去国内消息。然后,拓跋珪开始向燕军散布慕容垂已死的谣言,于是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
燕军军心动乱,被迫烧船撤退。 待黄河河面冰冻,拓跋珪即下令渡河并派二万多魏军精骑追击燕军,在参合陂大败燕军,并将四万降兵全部坑杀。
公元396年,为报参合陂之仇,慕容垂抱病出征北魏,这头老掉牙的老人虎威犹在。他命人凿开太行山道,率军奇袭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阵斩北魏名将拓跋虔,接着派慕容宝挥兵进逼拓跋珪。
相比慕容垂的强势,拓跋珪显得狼狈不堪。惊惧之余,他打算撤军返回盛乐。而因拓跋虔战死,拓跋部诸部族也纷纷开始动摇。
不出意外的话,慕容垂和后燕铁定要赢,但是意外果然还是出现了。
白发苍苍的慕容垂来到参合陂凭吊,眼见穹庐之下四野苍茫,燕军尸骸堆积如山,忽然悲从心来,致使旧病复发,呕血不止,速崩。
拓跋珪大大松了一口气。终极大BOSS慕容垂死了,从此“何天之衢,亨。”北魏一统北方的征程就像天空一样宽广而顺利。
两年后,拓跋珪灭后燕,定国号为大魏,迁都平城,建宫殿、宗庙、社稷,即皇帝位,是为魏道武帝,也可称魏宣武帝。
拓跋珪建立北魏后,一直在提倡学习汉文化,但这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半只脚踏入文明时代的鲜卑族拓跋部的野蛮,是赤裸裸不加修饰的。
他的次子、清河王、征南大将军拓跋绍是标准的纨绔子弟,往往以公开抢劫、当众杀死猪狗为乐。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孕妇,竟然残忍地剖开肚子要看胎儿。拓跋珪对此愤怒至极,他教育的方式也极其简单粗暴:头朝下倒吊入井水,眼看快呛死时再拉上来,如此循环几次。
如此野蛮教育,怪不得这逆子竟敢弑杀生父。但我们还不能简单地说他不仁不孝如禽兽,因为他杀父是为了救母。
公元409年,拓跋绍的母亲犯了大错,被拓跋珪囚禁在宫中准备处决。十六岁不到的拓跋绍闻讯后,带着几个死士翻墙跳进宫中,干脆利落地把父亲给杀了。
这事很快闹大了,朝野之间议论纷纷,各地反抗拓跋绍的兵马纷纷赶来。拓跋珪的长子拓跋嗣(392年-423年)得到了文武百官的支持,很快杀死了拓跋绍母子,并诛杀从犯十几人,同年即皇帝位,是为北魏明元帝。
拓跋嗣本就被拓跋珪当作接班人培养,十二岁时就被封为齐王,官拜相国,授车骑大将军,与此同时,他的生母刘贵人被赐死。拓跋珪的理由是,欲效法汉武帝立其子刘弗陵而杀死其母,为的是不让妇人参与国家大事,致使外戚乱政。父子俩为此一度闹得很不愉快。
这个就叫画虎不成反类犬,学了一个四不像。
汉武帝是因为自己太老而太子还小,不足七岁,这才担心主少母壮以致祸乱宫廷,不得已赐死钩弋夫人。但拓跋嗣封齐王时已有十二岁,而拓跋珪才不过三十三岁,有大把的时间培养孩子长大成才,因此实在不必多此一举。
魏明元帝登基后重用汉人参政,推行汉化改革,借助汉民族的文化知识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顿流民,抚恤百姓,使北魏政权再度恢复稳定。
他并非雄才大略的开拓之君,却是一位英明睿智的守成之主,在位期间内迁民众,外卫边疆,使北魏迅速从部落社会迈向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