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开开心心的来,没有利益;既然在担忧,没有灾难。
为什么开开心心的来,就没有利益呢?至少可以作两种解释:第一种是光顾着开心,忘记要去争取利益。第二种是就算没有利益,也要开开心心啊,这叫知足常乐。
既忧之,无咎。这句话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居安思危。这就像下棋,我们如果能比别人想远一步,想深一步,胜算就高多了。
梁妠(公元116年-公元150年)刚刚临朝称制的时候也才二十八岁,但她凭借自己的作为赢得了贤后之名。
梁妠是个心灵手巧的女子。她少善女工,喜欢阅读史书,九岁就能背诵《论语》,对《诗经》也很有研究。她的父亲、大将军梁商很看好这个宝贝女儿,私底下经常说:我们的祖先积下的阴德惠及子孙后代,会让这个孩子富贵。
梁妠是个识大体的奇女子。公元128年,梁妠十三岁,被选入宫中封为贵人。汉顺帝很喜欢她,经常召她觐见。梁妠推辞说:夫阳以博施为德,阴以不专为义,希望皇上雨露均沾,让后妃像鱼一样依次得到宠幸。不敢相信,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子能说出如此言语。
汉顺帝对她又爱又敬。公元132年,汉顺帝刚刚成年,就册立她为皇后。梁皇后熟读史书,深知兴衰存亡之理,她一如既往谨慎自守,经常反躬自省自己的过失。
汉顺帝死后,梁太后重用一身正气的名臣李固。贤后良臣,本有机会共同匡扶社稷,挽狂澜于既倒。君臣携手,驱逐黄门宦者,选拔重用忠臣良才,推崇节俭,平定贼寇,使得天下井然有序,安定和平。
梁太后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于是下诏大力推动文化教育,令上自大将军、下至年俸六百石的官员都必须把儿子送到太学读书。这个举措使太学学生增加到三万多人,为两汉太学人数之最。
公元146年,梁太后再次下诏,令太学每年举行岁末考试,成绩最高的五个人官拜郎中,紧随其后的五人官拜太子舍人。中下层官员也可以参加考试,成绩好的给予奖赏提拔。
她以拜官来促学,对儒学的兴盛、对东汉的文化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她本来可以做得更好,甚至可以不比前朝邓太后做得差,只可惜她放任哥哥梁冀专擅朝权,不免拖了后腿。
这是汉顺帝埋下的祸根。梁商刚刚去世,汉顺帝为示恩宠,马上任命梁冀为大将军,同时任命他的弟弟梁不疑为河南尹。汉顺帝的恩宠,让梁冀很快权倾朝野。
麻烦的是,这是一个胆子极大,且养不熟的白眼狼。
梁太后一心挽回东汉颓势,重用贤臣李固,这引起了梁冀的不满。他罗织多个罪名,奏请诛杀李固。梁太后不从所请,但也没追责梁冀的诬陷之罪。
接下来,梁冀干出了更出格的事情:他杀了皇帝。
汉质帝刘缵(zuǎn)年纪不大,心气却不小。他看不惯梁冀在朝堂上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的样子,当着众臣指着他骂道:此跋扈将军也。梁冀丢了面子,怀恨在心,暗中派人在膳食中下毒,毒死了刘缵。
这本是大罪,梁太后却没有追究梁冀任何责任。此时的她,因此开始失去朝政的控制权了。所以,在立谁为帝的问题上,梁太后不得不再次作出让步。
当时,太尉李固与大鸿胪杜乔的理想人选是清河王刘蒜,而梁冀执意拥立蠡吾侯刘志登基。大部分有发言权的人都选择站在梁冀一边,他们不敢忤逆梁冀。汉质帝被毒杀事还历历在目,皇帝死了都白死,自己有几个脑袋给他砍,岂不和杀鸡宰鸭一样简单?
果然,刘志被拥立为帝,也就是汉桓帝。而李固,被革职。
朝臣们默默地对视一眼,心有灵犀的通通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