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缺陷·战术大失误(1 / 2)

朱由检点点头,确实通常而言,朝廷通讯的手段就是驿站,紧急通讯就是数百里加急。

不论如何加快速度,再怎么加急,也总还是会有那么点时间差,尤其是朝中还要决策,消息从边疆传至朝中,等到决策完毕,再从朝中传往边疆——要是运气差一点,上天不眷顾,那么说不定等消息再传到边疆的时候,原本还勉力支撑的城池却已经陷落。

要是时运再不济一点,说不得敌人还连克数城。

这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因此朝中决策的时候,还不得不考虑到万一城池失陷等最坏的情况。

至于说即时通讯……这“即时”二字……应当就能代指这“谈天”了。

作为处于内乱外患中的皇帝,朱由检对于这个“谈天”功能的出现还是很高兴的。

且不说他可以通过这个东西与英明的列祖列宗们联系,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些指导,挽救大明;就是这个可以联系朝臣的功能,就已经非常好了。

虽然联系朝臣需要再大庭广众之下,但一来可以匿名,二来可以约定暗号而不明发消息。

有时候,需要的消息也不是那么的全面,只需要一两句最关键最要紧的情报即可。

有了这样的传讯方法,追捕逆贼也能变得更加方便!

就像是那句话,逆贼啊,可没有什么充分完善的计划。

【第三个问题,就是黄巾军在作战时采取的战术问题。】

【总体而言,即使是这个走到末期的东汉,已经摇摇欲坠,但其力量还是要强于黄巾军的——特别是地主豪强们都会愿意支持朝廷而非起义军。】

【朝中的内斗暂时停止,黄巾军面对的敌人不仅是朝廷,也包括了之前还在和宦官集团撕扯的士人大族,这就导致黄巾军完全处于一种敌强我弱的状态下。】

【在没有绝对实力的前提下,硬碰硬绝对不是什么好的选择,坚守一地坚持搞拉锯战也不是最优解。】

【那应该怎么做呢?在如今的我们,想必都能想到——即使没有阅读过那一系列理论着作,也能够想到这个做法:游击战。】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真言,游动攻击,不逃跑主义,不拼命主义,选择合理的作战地点、快速地部署所需兵力、将兵力合理分配、挑选合理的作战时机、战斗结束后迅速撤退……】

【面对敌强我弱的状态,游击战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特别是黄巾军本身有数十万的教众作为基础。】

【当然,这不是过度指责黄巾军,毕竟这样的真言、游击战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够想出来、打明白的,这需要过人的天赋、切实的体会、长久的经验。】

【而且,游击战对于将领的要求很高,要懂得大局观、有战略眼光、能把握时机;对于士兵的要求同样不低,要能够坚决执行命令,能够严守纪律,能够完成作战目标……】

【这些要求,对于古代正统王朝的正统军队而言,对于有宗教加持的起义军而言,都不是什么简单的要求】

【在当时的黄巾军没能想到这样的作战方法,并不是他们的罪过。】

【只是,如果他们当时能够游击——或者不用游击,而是灵活一些,而不是热衷于攻守城池,将一个战区的所有主力都胶着在一个城池中,一直与朝廷大军硬碰硬、比谁的家底厚,最终把己方的有生力量消耗殆尽的话,那他们或许还能够坚持更久的时间。】

【当然,黄巾军之所以热衷于城池,有当时的时代背景——城池城池,有城墙啊!还有他们关于粮草的问题。】

“敌强我弱,这倒是事实,”王凤对于后来的农民起义非常关注,看得津津有味,“比起我们起兵的情况,他们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