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西夏(19 / 22)

[88]在西夏立国后,积极吸收宋朝的医学与药学,并且出版《治疗恶疮要论》等医学着作。《千金方》《神农本草》等汉人医书传入西夏。西夏统治者还多次向金朝请求医药。 [67]并且设有“医人院”,在政府机构中属“中等司”。西夏人对病理的认知大多分成血脉不通、 [89]传染、 [90]“四大不和”(地、水、火、风)等观点, [91]其中四大不和是缘自藏传佛教的说法。由于西夏本身医学不如中原的政权,所以一些疑难病症无法医治,只好求助于宋朝或金朝。例如夏仁宗时,权臣任得敬患病,久治不愈。所以夏仁宗派使者向金朝请求医疗支援。 [92]夏桓宗时,其母患病,也派使至金朝求医。 [93]这些都表示西夏医学不如中原的朝代。 [67]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1971年在甘肃武威发现的西夏文药方残页里,有治疗伤寒病的药方,药物有牛膝、椒等,明显地反映了汉族医药的影响。 [67]

历法

党项人中,沿袭古代北方民族的习惯,以十二生肖纪年;藏历对他们有着明显的影响。宋朝每年要向西夏颁发新历,在西夏行用。西夏建国前,党项人患病,便延请巫师驱鬼,或把患者迁避到另一间房内,以图躲避灾祸,叫作“闪病”。 [67]

天文

西夏在天文气象方面,主要是学习宋朝的天文与历法。西夏人设置司天监以观察天文,并列有分析、解释天文的“太史”“司天”和“占者”以分析天文。在骨勒茂才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天相中》有详细地记载对天文星象的记载。例如将天空分为青龙(东)、白虎(西)、朱雀(南)、玄武(北)等方位,每个方位设有7个星宿。

气象

西夏在气象方面也有详细的分析,例如风有和风、清风、金风、朔风、黑风、旋风;雨有膏雨、谷雨、时雨、丝雨;云有烟云、鹤云、拳云、罗云、同云,等等。历法方面,西夏至1004年才自北宋获得《仪天历》,这是西夏第一本历书。立国后,设“大恒历院”的机构掌管历法的编制和颁行。西夏历书采用番汉合璧历书与宋朝颁赐历书两类,其详细情形仍需研究。 [71]

武器制作

宁夏西夏古城遗址出土的铭文铁剑

西夏武器制作十分精实,其中以夏国剑最有名,在宋朝被誉为“天下第一”。北宋文学家苏轼曾请晁补之为其作歌,内有“试人一缕立褫魄,戏客三招森动容”。而西夏铠甲被誉称为坚滑光莹,非劲弩可入,专给铁鹞子使用。其他有名的攻城武器有名叫“对垒”的战车、可以越壕沟而进;装在骆驼鞍上的“旋风炮”,可以发射大石弹;以及最厉害的“神臂弓”,可以射240步至300步,“能洞重扎”。 [94]

民族

播报

编辑

西夏周围的民族情况

西夏文化深受汉族河陇文化及吐蕃、回鹘文化的影响。并且积极吸收汉族文化与典章制度。 [95]发展儒学,宏扬佛学,形成具儒家典章制度的佛教王国。 [80] [96]然而也是崇尚儒学汉法的帝国,立国前积极汉化;虽然夏景宗为了维护本身文化而提倡党项、吐蕃与回鹘文化,并且创立西夏文、立番官、建番俗等措施;但自夏毅宗到夏仁宗后,西夏已经由番汉同行转为普遍汉化 [38]。

西夏对于回鹘、吐蕃等少数民族采取怀柔与招抚的方式,似乎比宋朝还要好。例如西使城(今甘肃定西西南)吐蕃首领禹藏花麻不愿降宋朝,又受到宋军王韶的攻掠。夏毅宗立即派兵支援,将宗女嫁给他。禹藏花麻遂把西使城及兰州献给西夏。 [24] [97]

外交

播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