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东汉(14 / 27)

?西域

?乌桓

?鲜卑

?羌族

?蛮族

11外交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中西亚

?欧洲

12社会

?服装

?饮食

?娱乐

?婚丧

?孝道

13帝王世系

国号

播报

编辑

刘秀是汉室后裔,延续“汉”的国号,定都洛阳, [2]由于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因此时人称洛阳为“东京” [243],并以“东京”代称东汉 [246],故后世称之为东汉。又西汉在前东汉在后,又称后汉。 [1]而季汉蜀汉政权对东汉的称谓是“中汉”,意为“汉之中世”。 [246]

百科x混知:图解东汉政权

历史

播报

编辑

新末大乱

光武帝刘秀

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代汉建新朝之后,先后颁布“王田令”“私属令”等一系列新政,力图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然而,王莽改制触动了大豪强与许多上层官僚的既得利益,遭到激烈的反对与排斥,加之改革的理想化与盲目崇古。终适得其反,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且新朝末年水旱灾害不断,终于在新莽天凤年间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一时间,四方响应,天下大乱。终于使这场由封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自救式改革以失败告终。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父亲刘钦曾任济阳县(今河南兰考)、南顿县县令。 [15]赤眉、绿林起义爆发后,新朝地皇三年(22年),刘秀与长兄刘演为恢复刘姓统治,起事于舂陵,组成“舂陵军”。 [16]王莽地皇四年(23年),刘秀在昆阳之战中一举摧垮新莽大军,标志着新莽赖以维持统治的军事力量消耗殆尽。同年绿林军攻破许昌,王莽死于义军之手,新覆灭。更始帝刘玄北都洛阳后,刘秀被派往河北地区镇抚州郡。乃破王郎,河北之豪强地主率宗族、宾客、子弟先后归附,使他在河北站稳了脚。 [17-18]此后,刘秀拒听更始政权的号令。 [19]同年秋,又迫降和收编了铜马等部农民起义军逐渐自立。不久,与更始政权彻底决裂。 [20]

东汉开国

更始三年(25年)六月,赤眉军拥立汉朝后裔刘盆子为帝,史称建世帝。 [21]同月二十二己未日(25年8月5日),刘秀在鄗(今河北柏乡县)南千秋亭五成陌(今河北十五里铺)即位称帝,国号仍为“汉”,史称汉世祖光武帝,改元建武。时关西号为铜马帝。 [22]

刘秀定都洛阳后,把南阳设为陪都,并开始东汉统一战争,先后消灭了盘踞关中、号称百万的赤眉军,割据陇右称王的隗嚣与盘据西蜀的公孙述等大小数十个割据势力。 [23-25]经过十一年的东征西讨,刘秀终于在36年扫灭了最后一个割据势力成家帝公孙述。 [26]自此,历经新莽末年长达近十九年的纷争混战,中国再次归于一统。 [171]

光武中兴

强项令董宣

刘秀鉴于西汉末期权臣干政、外戚篡国以及地方权重等历史教训,提高中央权威。首先致力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防范功臣、宗室诸王及外戚专权。

刘秀以“柔道治国”为主理念,退功臣、进文吏,使得大多数开国将帅皆以列侯归乡享受优厚待遇,而不参与政治。当时功臣能够参议大政的仅邓禹、李通、贾复三人。这几个人亦深知刘秀心迹,“并剽(消除)甲兵,敦儒学”,以避猜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