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本身是不是最值得“信赖”呢?
要明白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是方法体系,不代表知识主体。科学不与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划等号,科学理论在科学体系中不占主体地位。
举例:
好比,地球上有几百万种动物,老虎是动物的代表性物种,如果你说动物等于老虎,那就错误了。
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科学就相当于数学(当然,科学不是数学),某一个数学公理被证明具有局限性,被“否认”(其实,是修正)了,然而,你可以否认数学本身吗?
“科学讲究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只告诉我们能解决哪些问题,以及怎样解决它,即“老老实实的获得知识的可靠方法”。而且科学还告诉我们什么是不可能的,例如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发明永动机是不可能的。科学的“摆事实,讲道理”的原则,在科学领域之外当然也有应用的可能,非常值得尝试。 科学既不求终极真理,只是不断接近真理。“真理”本来是一个宗教概念。”(赵南元语)
科学也不是任何的信仰,因为信仰代表非理性的那一方面,信仰的反义词就是“理性”。
科学解决的是“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样做”的问题,“是什么”只是从属于这两个问题的微不足道的问题。科学能够用于决策就证明了这一点。科学不以真理为目标,科学是迄今为止人类获取知识的最有效也最可靠的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特别强调:
科学最讲究的是数学自洽、形式逻辑和实验证据,而玄学、哲学、神学都无法胜任。即使科学理论一时具有缺陷,“科学家不一定靠谱,但神学一定不靠谱”。
我们还可以提出一个反证法证明“科学方法是不是最可靠”,比如,你可以任意拿出一个科学方法以外的新方法,证明比科学方法更可靠,自然推翻了前面的论点。然而,千百年来没有一个实例可以做到。
科学可以被推翻吗?
迷信与科学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迷信只是一种主观臆测,而科学则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客观观察之上。在现实、网络中有不少“玄学信徒”发表了一些诸如:“科学不是真理”、“科学推翻了迷信,又成了新的迷信”、“现在的科学会被以后的科学推翻,所以科学也是迷信”之类的皇皇言论。
对于这种人,我只好推测:他们曾经在科学、逻辑方面被科学证明十分愚昧,深深的伤害了他们的自尊,所以高举“科学只是新型迷信,现在的科学家在以后会被证明其实也是蠢蛋而已,而‘我’以后会被证明是正确的。”这样一种把意淫与科学相提并论、极其反智的世界观。今天证明了吃“人中黄”很恶心,未来吃“人中黄”就是美味了?
上述这些观点,很明显的把“意淫”和“科学”归为了一类。
虽然任何一个对科学有基本认识的人,都知道“科学不是真理”(也从来没有自称真理);甚至谨慎的说,目前的科学理论并非能够完全的描述现实,连有些极端唯物主义者认为的无限贴近现实都算不上。不过很可惜的是,普通意义上的“科学被推翻”,依然不会成立——科学理论,可以被更新、补充扩展,但不会被完全推翻。
举例:
先来看一下两列词组:
1、风、雨、雷,日、月、星,鬼火——2、风神、雨神、雷神,太阳神、天狗食月、观星术,磷火……
它们的特点就是——对应,而且其中一组完全被证伪。而这样的词组我们其实可以列出更多,不过已经没有必要了。我想我们已经可以得出两个常识:一,眼睛是诚实可靠的器官(虽然精度不足、有误差);二,人脑是喜欢意淫的器官。
或许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更准确一